中国政府储蓄研究:实践考察与政策应对
【图文】:
图1 基于资金流量表的中国政府储蓄指标(1992-2008)
接投资开始“急剧”增长,构成了政府储蓄的最大贡献因素。根据图3,,近年来央行资产负债表中“政府存款”的迅速增长关联关系。这也从侧面说明资金在政府部门的流动效率并不高后,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从国库拨付出去,最终影响到政府部门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分类号】:F83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明;;中国政府高储蓄的成因分析和中期展望[J];财贸经济;2007年10期
2 郭庆旺,赵志耘;政府储蓄的经济分析[J];管理世界;1999年06期
3 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4 郭爱君;范巧;;政府储蓄与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6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家新;政府储蓄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云开;申睿波;;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2 翁小丹;江悠悠;李茂琴;;论发展保险业与缓解当前流动性过剩[J];保险研究;2007年12期
3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殷剑峰;;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J];保险研究;2008年01期
4 屈路;;对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原因的深层思考——基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5 闫坤;鄢晓发;;Frugality and overspending:sources of Sino-U.S.economic imbalances[J];China Economist;2009年03期
6 樊纲;魏强;刘鹏;;China’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conomic imbalances and fiscal reform[J];China Economist;2010年01期
7 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8 叶祥松;胡剑峰;;储蓄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78~2008年间的数据分析[J];创新;2010年05期
9 刘家新;政府储蓄的形成:从财政收支角度所作的考察[J];财经科学;2002年01期
10 张全红;;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财经科学;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文溥;肖正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董昀;;体制转轨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的变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谢攀;;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稻葵;徐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其动力研究[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45期)[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吴建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5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谢勇;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孙r
本文编号:2550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550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