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我国新一轮通胀的成因及治理之策

发布时间:2020-02-21 11:28
【摘要】:本文认为,我国新一轮(大致从2010年7月起)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主要不是输入型的,而是2007年以来和2009年加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信贷投放过多造成的。集中表现为货币太多,流动性过分充裕。由于新一轮通胀是较长时期货币供应过多的结果,也包括产品成本增加积累的因素,还受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因此,这次通胀可能要延续一段时间。要将治理通胀和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各级政府、各方面必须高度重视通胀问题;改变负利率政策,尽快使实际利率转为正值;将稳定农业生产,保证粮食供应作为最直接、最重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建勇;论改革以来农村经济的货币化[J];农村金融研究;1991年08期

2 杜江南;抑制当前通货膨胀的理论研讨观点综述[J];理论前沿;1994年22期

3 荆友奎;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4 邓燕,林敏强;通货膨胀·股价·股票投资[J];投资理论与实践;1994年02期

5 汪国翔;转轨期通货膨胀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1995年06期

6 姚佐周;抑制通货膨胀并非次要任务[J];价格理论与实践;1995年03期

7 潘德平;浅析引起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J];西南金融;1995年02期

8 刘永生;对本轮通货膨胀阶段性特征的分析[J];西南金融;1995年S1期

9 张景文,王玫;试析我国的通货膨胀[J];西安金融;1995年07期

10 董贵新;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经济危害[J];经济工作导刊;199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治国;;论通货膨胀的隐性危害与对策[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2 夏兴园;;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3 马伯钧;;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4 孙启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结构分析[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5 葛开明;;解读及治理经济转型期的通货膨胀[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6 赵宁夫;蒋金波;;通货膨胀不是纸币特有的经济现象[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7 张明玉;;我国对外开放、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模型检测[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沈坤荣;;经济增长模式与通货膨胀[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9 逯宇铎;韩玉香;于飞;王兆理;;通货膨胀对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及处理[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10 张东辉;;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在于消费膨胀[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怀谦;油价大涨推动美股下跌[N];中国证券报;2006年

2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所长 汪同三;通货膨胀:宁防其有 不赌其无[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本版编辑 王长勇 零时 岑文靖 陆彬 国际;通货膨胀离我们还有多远[N];经理日报;2006年

4 石虎祥;经济面奠定非美上涨趋势[N];汕头日报;2006年

5 陆星兆;左小蕾:适度通胀不是坏事[N];证券时报;2007年

6 李国旺;全面通货膨胀不会到来[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苗燕;周小川:央行首先注重防治通货膨胀[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张晓晖;通胀时期如何保护财富[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核心是尽快降低通胀水平[N];经济观察报;2008年

10 本报评论员;输入型通货膨胀难撼中国经济大树[N];中国信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楠;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D];吉林大学;2011年

2 卢满生;我国通货膨胀指数修正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潘方卉;基于预期、持续性和波动性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Mamudu Daffay;通货膨胀不确定性、通货膨胀预期及通货膨胀的成本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齐鹰飞;短期通货膨胀动态:理论和中国实证[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顾书桂;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张五六;非线性通货膨胀持续性的贝叶斯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尹燕海;物价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9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10 李浩;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建强;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本对比以及最优通货膨胀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肖宏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高恒亮;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齐永生;我国货币供给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杜黑;我国近年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周军;我国资产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董嘉斌;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门国尊;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9 王晓;中国通货紧缩及通货膨胀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神玉飞;人民币铸币税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81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581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5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