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民营银行的监督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程工;;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与方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2 牟惠萍;;构建有效的民营银行监管体系[J];经营与管理;2008年09期
3 张新洁;张振勇;;我国发展民营银行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2期
4 王一峰;;发展我国民营银行的理论综述[J];中国市场;2011年26期
5 喻凤雪;;金融市场化下中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2年18期
6 牟惠萍;;构建民营银行有效监管体系的研究——以浙江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丹;;关于我国金融市场化的若干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3年28期
2 李亦博;乔海曙;;基于金融生态学视角的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研究[J];南方金融;2014年05期
3 高杨;;对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4年16期
4 王丽南;朱攀;;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年13期
5 李孟菲;;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15期
6 于青青;;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出路——民营银行[J];会计师;2014年06期
7 张妍;;民营银行生存问题初探[J];金融经济;2014年12期
8 李亦博;乔海曙;;基于金融生态学视角的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4年06期
9 王一峰;;发展我国民营银行的理论综述[J];中国市场;2011年26期
10 张波;;中小银行金融监管浅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晨晓;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光,卢授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结构改造还是产权改造[J];财经科学;2003年04期
2 董红蕾;增量改革模式中的民营银行市场准入[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4期
3 吴穹;;我国民营银行业发展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4期
4 王硕平,蓝波,丘海民;存量改革:民营银行准入的现实选择——兼论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的解决思路[J];南方金融;2003年01期
5 云青;;从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看大陆民营银行设立[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6 李健;关于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学术观点综述[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程工;;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与方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8 李奇颖;从环境分析的角度看民营银行发展的问题[J];经济论坛;2005年15期
9 宫舒影;刘伟;;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J];经济论坛;2008年05期
10 林毅夫;自生能力与改革的深层次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叶陈凤;浙江发展民营银行的优势和制度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2 汪爱群;浙江民营银行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李振;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耀,胡庆华;民营银行:中国金融改革的“第三种力量”[J];现代经济探讨;2001年03期
2 秦艳梅;我国建立民营银行的意义和金融创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孙世重;发展民营银行需要进一步澄清的几个关键问题[J];金融研究;2003年02期
4 杨生恒;中国民营商业银行的成长[J];青海金融;2003年05期
5 王健生 ,陈志远 ,余宁时;民营经济与民营银行构建[J];浙江金融;2003年01期
6 徐子尧,梁亚芹,罗远航;民营银行是否是银行业改革的“灵丹妙药”?[J];经济论坛;2003年24期
7 邱兆祥;民营银行,登堂入室的时候到了?[J];现代商业银行;2003年10期
8 杨磊;民营银行三问[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9期
9 苏楠;民营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J];经济论坛;2004年18期
10 安强身,庞克锋;民营银行设立路径选择与发展探讨[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乐柱;靳佩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竞争机制问题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寇建平;民营银行缘何“难产”[N];中国企业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田文会;新建民营银行的困惑[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3 亚杰;为什么我们需要民营银行[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4 姚中秋;给民营银行一个证明的机会[N];华夏时报;2002年
5 齐东向;民营银行该不该有丰厚回报[N];发展导报;2003年
6 韩强;一分为二看民营银行[N];发展导报;2003年
7 张吉光 郭凌凌;民营银行信誉之路漫漫[N];国际金融报;2003年
8 邓聿文;理性看待开放民营银行的风险[N];中国经营报;2003年
9 特派记者叶红菱;民营银行报批未有新进展[N];民营经济报;2009年
10 ;民营银行之辩[N];中国财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菲;我国民营银行准入—退出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闯;中国民营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1985~2012年[D];辽宁大学;2014年
3 周楠;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现实路径选择[D];厦门大学;2004年
4 王宗芳;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祝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秦裕英;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之经营绩效[D];苏州大学;2007年
7 王后春;克服我国融资结构失衡的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张庆亮;中国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齐美东;中国银行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郑文博;论中小企业融资效率[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晨晓;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秦圆圆;我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
3 刘兆利;保障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4 陶新桂;我国民营银行业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宋雅楠;从上海钱庄探讨现阶段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胡国;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7 吴东兴;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8 韩学红;民营银行:金融业的制度创新[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9 徐霞;我国民营银行存在的合理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周世进;论民营银行发展的必要性与策略[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2581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58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