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次及非齐次马氏域变模型在股价泡沫检验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2-28 15:21
【摘要】:本文建立非齐次马氏域变模型检验股市价格泡沫,并结合对1996年1月至2010年6月间我国股市价格泡沫程度的实证度量,与齐次马氏域变模型的检验效果进行比较。两模型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股票市场价格在各时间段的不同泡沫水平,但非齐次马氏域变模型所得到有泡沫概率和无泡沫概率区分度更高,比齐次马氏域变模型能更加精确的区分各时点上的泡沫水平。实证结果也表明,近期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超宽松经济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刺激作用较为直接,而对实体经济的作用相对滞后,股市泡沫水平再度上升。
【图文】:
(1-p22) =1/ (1-0·9427)),这就说明了上海股市大部分时间在无泡沫状态下运行,无泡沫状态是上海股市的常态。考察区间内各个时点上证指数处于有泡沫状态的概率如图1 (b)所示。由于在使用计量方法的过程造成了样本损失,图中只描绘出其从1996年3月至2010年6月间处于有泡沫状态的概率。对照同期上证指数序列(见图1 (a))我们可以将整个时间区间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从1996年至2007年,第二段是从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图1 上证指数1996年3月到2010年6月间处于有泡沫状态的概率(利用齐次马氏域变模型)从第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到: 2000年以前股价泡沫情况比较严重, 1996年3月至1997年9月和1999年全年两个阶段处于有泡沫状态的概率都超过了50%的截断水平,说明当时的股价上涨与宏观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股市中存在较大的泡沫成分。从2000年开始股市陷入低迷,存在泡沫的概率均在20%以下。2006年后
σ20·1170 (37) Q2(8) 14·463 (0·0795) 注:表中左半部分统计量后小括号内数据为T统计量,右半部分统计量后小括号内数据为其p值。对比图2与图1 (b)可以看到,齐次马氏域变模型和非齐次马氏域变模型所得到上证指数处于有泡沫状态概率的总体走势是基本相同的。然而,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由非齐次马氏域变模型识别出的上证指数处于有泡沫状态的概率从2008年4月开始逐渐快速下降,至6月已下降到29%,更好的反映了这段时期我国股市的下跌态势。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泡沫水平随着我国应对危机的刺激政策实施过程呈现起伏,从2008年12至2009年10月
本文编号:2583495
【图文】:
(1-p22) =1/ (1-0·9427)),这就说明了上海股市大部分时间在无泡沫状态下运行,无泡沫状态是上海股市的常态。考察区间内各个时点上证指数处于有泡沫状态的概率如图1 (b)所示。由于在使用计量方法的过程造成了样本损失,图中只描绘出其从1996年3月至2010年6月间处于有泡沫状态的概率。对照同期上证指数序列(见图1 (a))我们可以将整个时间区间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从1996年至2007年,第二段是从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图1 上证指数1996年3月到2010年6月间处于有泡沫状态的概率(利用齐次马氏域变模型)从第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到: 2000年以前股价泡沫情况比较严重, 1996年3月至1997年9月和1999年全年两个阶段处于有泡沫状态的概率都超过了50%的截断水平,说明当时的股价上涨与宏观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股市中存在较大的泡沫成分。从2000年开始股市陷入低迷,存在泡沫的概率均在20%以下。2006年后
σ20·1170 (37) Q2(8) 14·463 (0·0795) 注:表中左半部分统计量后小括号内数据为T统计量,右半部分统计量后小括号内数据为其p值。对比图2与图1 (b)可以看到,齐次马氏域变模型和非齐次马氏域变模型所得到上证指数处于有泡沫状态概率的总体走势是基本相同的。然而,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由非齐次马氏域变模型识别出的上证指数处于有泡沫状态的概率从2008年4月开始逐渐快速下降,至6月已下降到29%,更好的反映了这段时期我国股市的下跌态势。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泡沫水平随着我国应对危机的刺激政策实施过程呈现起伏,从2008年12至2009年10月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庆斌;股市价格泡沫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83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58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