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框架下我国金融创新研究
【图文】:
赤道原则的核心在于基于国际金融公司的环境和社会筛选准则,根据项目响和风险程度将项目进行分为 A 类,B 类或 C 类(即分别具有高、中、低级境或社会风险)。A 类为具有潜在的对社会或环境造成重大不利的、不可逆转所未有的影响的项目;B 类为具有潜在的对社会和环境造成少量的、特定的项目,但是这种影响是可逆的,可随时通过减缓措施予以处理;C 类为对社境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的项目。赤道原则不被看做是框架需要的法律,而是导文件,,帮助赤道原则金融机构在融资时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到授信项目,对于银行业实施绿色信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如今,赤道原则已经成为
如果我国还维持现状,丧失碳定价权,这一数额将水涨船高。图 3.1 碳价格,2008.04-2010.04数据来源:World Bank, 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10, p5.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F205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2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李宁;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5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石宝军;电子文献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9 田秋生;中国通货紧缩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10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咏铃;爱情文学审美视野中的南朝乐府民歌[D];湘潭大学;2002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谢凤华;中国零售商自有品牌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4 侯宣杰;商人会馆与边疆社会经济的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小霞;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哲学的若干挑战和启迪[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黄薇;“债转股”的进退机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乔梁;中国农村个体经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645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645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