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08:16
本文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民群众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探索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伟大创造,是完善农村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四川省资阳市的区域经济和信用环境,在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试点业务模式涉及面广、参与方多,试点业务量大,对金融机构具有较为重要的样本意义。本文以资阳市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为案例,进行分析,初步介绍四川省某商业银行(以下简称A银行)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开展情况。 首先,通过案例介绍了四川省及资阳市的区域经济特点,及当地政府因地制宜提出的“六方合作+保险”机制。然后介绍A银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首创并试点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新品种。本文详细介绍该贷款品种的有关规定和具体操作模式,通过对比细述该模式在制度方面的创新,以数据支撑说明试点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只是一个试点的三农金融产品,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些问题,作者就存在的问题从“六方合作+保险”机制落实不到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本身管理不规范、银行贷款管理存在缺陷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列示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对案例总体执行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 然后,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重新阐述商业银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依存的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指出县域经济的繁荣催生了广阔的金融目标市场,并衍生出新的农村经济金融服务对象和金融产品服务,县域金融需求巨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县域经济本身发展的低水平、不平衡性和较大的经营风险导致金融机构对支持农村经济的态度谨慎,力度相对较小,加之近年来,金融机构实施集约化战略和扁平化改革,撤并县域网点、分流员工、上收信贷权限、提升经营层次,信贷市场重点向城市转移,县域贷款功能弱化,部分县级支行变成了存贷差巨大的“储蓄银行”,农村经济资金外流严重,加重了农村经济贷款难的问题。农户“贷款难”与金融机构“风险大”始终是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关键难点。 最后,在供需矛盾分析基础上,笔者提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上,应采取“鼓励一部分、联合一部分、培养一部分”的市场经营策略。按照分类原则,灵活选择信贷对象和支持方式,主要通过三种模式开展合作,加大产品创新尤其是担保方式的创新,通过比较、分析国外农户(小额)贷款风险防范模式,提出风险防控的措施意见。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案例实际执行效果的总结,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于一般法人组织,农户也有别于普通工商企业借款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作为三农试点产品具有特殊性,该贷款方式相对于其他金融信贷产品没有成功经验可循,没有现成路子可走。由于是新业务、新品种,在实践过程就会存在新的问题和新的风险因素,银行应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谨慎的态度,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尽可能详尽预测各类潜在风险源和风险度,前瞻性提出疏导化解风险措施,加强创新方向引导,不盲目追求数量的扩张,努力实现业务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追求效益最大化,为未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发展提供借鉴,确保新时期“三农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贷款模式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4;F321.4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15
- 1.1 研究背景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13-15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回顾15-22
-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定义及分类15
-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的理论支持15-18
- 2.3 文献综述18-22
- 2.3.1 国外理论研究成果18-20
- 2.3.2 国内理论研究成果20-22
- 第3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及信贷支持历程22-30
- 3.1 农民合作社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22
- 3.2 我国农民合作社制度发展的现状和特点22-23
- 3.3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战略意义23-24
- 3.4 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个阶段24-26
- 3.5 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变化26-30
- 3.5.1 外部环境的变化26-27
- 3.5.2 供需矛盾突出27-30
- 第4章 资阳市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案例30-51
- 4.1 四川A银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情况30-40
- 4.1.1 四川省资阳市经济特点30
- 4.1.2 四川A银行首创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新品种30-34
- 4.1.3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制度创新34
- 4.1.4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效益分析34-35
- 4.1.5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问题与成因分析35-39
- 4.1.6 案例总结与反思39-40
- 4.2 政策措施40-43
- 4.2.1 市场策略40
- 4.2.2 运作模式40-43
- 4.3 加大金融创新,解决业务发展瓶颈43-45
- 4.4 风险控制45-48
- 4.4.1 国外农户(小额)贷款风险防范模式比较分析45-47
- 4.4.2 国外成功小额贷款模式对我国的启示47-48
- 4.5 建议和意见48-51
- 结论51-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振华;李斌;罗建利;;农户与专业合作社信用担保问题及客观形式——基于“三位一体”农协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钰婷;农户小额贷款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71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