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公共支出、金融发展与环境绩效

发布时间:2020-08-08 05:27
【摘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促进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使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更小,这一问题关系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进程。为了提升经济增长的环境绩效,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影响这一绩效的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这种了解除了有利于理解已经发生的绩效变迁之外,还是改进未来环境绩效的关键。 以往的研究关注了科技工艺、人均收入、资源价格、产业结构、外商投资、资源环境监督管理体系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研究大都有一个隐含的假设,那就是公共支出和金融发展没有对环境绩效产生影响。但事实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支出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金融发展深刻地改变着这些国家的经济表现。所以,为了进一步深化对环境绩效影响因素的认识,推动相关理论的扩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本文聚焦于分析公共支出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程度的影响。 在理论上,公共支出和金融发展主要通过四条途径对经济增长的环境绩效发挥影响。首先,金融发展能够从缓解私人部门的融资约束和影响其研发投资偏好两个方面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影响,这一效应的总体方向为正,具体大小受投资边际收益变化情况的制约。而公共支出也会对私人部门的技术创新投资产生正向的杠杆效应、引入效应和负向的挤出效应,总的效应受到了公共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制约。所以它们都具有对环境绩效的技术创新效应。其次,公共支出和金融发展能够通过影响节能减排投资和经济生产的资金或者资源密集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环境绩效发挥资金供给效应。这种效应有着正负两个方面的作用。其具体大小和方向受到了企业规模和投资行为的变化情况,以及公共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制约。再次,公共支出和金融发展能够通过影响人均收入的增长趋势对环境绩效产生收入增长效应。这种效应植根于人均收入与环境绩效的倒U型关系之中,所以这一效应的方向和强度不但受到了金融发展程度、公共支出的结构和规模的制约,而且与环境Kuznets曲线的具体特征有关。最后,公共支出和金融发展都能够通过强化资源环境政策的效力,对经济增长的环境绩效发挥积极影响。除了公共支出的规模、结构以及金融发展的程度之外,资源环境政策与财政金融政策之间的结合程度也对这一政策强化效应的显著程度有着重要影响。 运用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公共支出和金融发展对于环境绩效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的结论,本文在实证分析中引入了公共支出规模、结构以及金融发展程度和金融服务结构等指标。动态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结果表明:(1)公共支出的规模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资源利用效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为了确保经济增长和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支出相对规模的增长推动了能源消耗强度和煤炭资源消耗强度的显著上升。这种正相关关系在上行和下行两种经济形势下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2)工业污染治理财政资金补助的强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公共支出相应结构的变化则对工业用水效率、化学需氧量水污染减排、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及污染治理投资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公共支出的规模和结构都对经济增长的环境绩效有着显著的影响。(3)在另一方面,金融发展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工业污染排放强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由于金融发展改善了市场中资金的供给和配置,降低了融资成本,并且具有环境政策强化效应,它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用水效率的提升,并且显著降低了多个方面的工业污染排放强度。(4)作为环保金融服务的代表,工业污染治理项目贷款也表现出了对工业化学需氧量水污染减排和污染治理投资的积极影响。而且,实证分析的结果还表明,当污染治理贷款发挥的作用较为弱小时,金融发展能够通过其他的效应途径对经济增长的环境绩效发挥积极影响。(5)因此,公共支出的规模、结构,金融发展的水平,以及金融服务的结构共同构成了对环境绩效的全面影响。(6)对各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还显示,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的完善对于提升经济增长的环境绩效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由此进行的策略研究表明:(1)公共支出不但需要根据其资源和环境成本调整规模变化的路径,还需要对支出的结构进行调整,与资源环境政策相结合,充分地利用科学技术和环境保护支出等公共支出项目的积极影响,促进环境绩效的进一步提高。(2)通过在金融服务中倡导社会责任意识,引导金融服务与环境政策充分的结合,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金融发展在提升环境绩效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在增长过程中环境绩效的进一步提高,采取政策措施促进城乡金融协调发展也是很重要的。(3)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策略的选择不是排他性的,公共支出与金融发展策略完全可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并充分地与资源环境政策等相关政策相结合,从而更为有效地为提升经济增长的环境绩效发挥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24;F812.45;F832;F205
【图文】:

序列,能源消耗,脉冲响应,变量


差分对数形式,L1 表示滞后 1 期。圆括号之。其中,科技支出变量在这一向量自回归模型增长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强度,这种积极影可能给能源消耗带来的强化效应。但是这种明了这种影响还需要得到强化才能更好地发,本文还采用了三个变量的水平序列进行系共支出相对规模变量与能源消耗强度变量的自回归模型,可以通过脉冲响应图直观的反响。图 5.1、5.2 和 5.3 分别给出了五年期间能支出变量一个新息变化的反应。

能源消耗,脉冲响应,公共支出,变量


图 5.1、5.2 和 5.3 分别给出了五年期间能支出变量一个新息变化的反应。图 5.1 能源消耗变量自身的脉冲响应Fig. 5.1 Response of energy intensity to itself

科技支出,能源消耗,脉冲响应,公共支出


5.3 能源消耗变量对科技支出相对规模的脉冲响应.3 Response of energy intensity to science-related expend公共支出变量的一个新息变化会引起能源消耗的面板数据分析结果相吻合。而图 5.3 则显示耗强度产生向下的压力。这说明了科技支出经济增长的资源利用效率。其原因可能在于结构的相应变化有利于发挥公共支出对环境效应),并且相对地减弱公共支出的资金供给结构的相应变化能够被用于促进经济增长方证检验了经济建设支出所引起的公共支出结据 SC 信息准则,本文选择了滞后 3 期作为协race 和 Maximum Eigenvalue 协整检验的结果的协整检验均显示了能源消耗强度与经济建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芳;刘伟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福建省的实证[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郭亚红;;政府公共支出效益评价[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叶志强;陈习定;张顺明;;金融发展能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4 孟兆娟;张乐柱;;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一个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11年10期

5 余许友;;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研究——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J];经济问题;2011年07期

6 齐培潇;郝晓燕;史建文;;内蒙古公共支出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效应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1年03期

7 倪珉;;探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8 闵琳佳;;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9 李村璞;赵守国;;金融适度发展与经济增长——以泰国为例的非线性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1年08期

10 尹栾玉;田苗苗;;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非均等化成因分析——一个公共支出的视角[J];学术交流;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符建华;周方召;仲深;尹龙;;法治水平、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层面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孙守纪;;法律起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问题[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4 刘锡良;;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体考察[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张亮亮;黄国良;;金融发展、产权性质与银行贷款的治理效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郑长德;;中国的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郑荣仓;;电子化为金融发展铺设了高速路[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08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郑荣仓;;电子化为金融发展铺设了高速路[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秦月星;;关于中国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思考[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周永涛;;金融发展、FDI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门槛模型分析——兼论政府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导向[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银河证券公司经济学博士 苑德军教授;结构优化金融发展更佳[N];亚太经济时报;2005年

2 记者 尚栩;法政府救市,国民担心“羊毛出在羊身上”[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记者 杨群;单项创新汇聚金融发展突破[N];解放日报;2010年

4 记者 姜瑜;上海航运金融发展高峰论坛举行[N];上海金融报;2010年

5 记者 巴家伟;市金融发展促进会成立[N];大连日报;2011年

6 伍中信;“省直管县”后,市县公共支出隐现责任推诿[N];湘声报;2011年

7 记者 董科;金融发展与金融法治环境研讨会在沪举行[N];期货日报;2011年

8 记者 姚备;上海拟就“十五”金融发展目标[N];中国证券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崔飞燕 实习生 杨雯;加强沟通推动经济与金融发展[N];黔西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李倩;金融发展面临多重挑战[N];金融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翔;公共支出、金融发展与环境绩效[D];重庆大学;2010年

2 张炜;金融发展与制度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赵洪;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D];厦门大学;2004年

4 李峰;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余利丰;金融发展与中国的TFP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吴玮丽;中东欧国家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彭q.q

本文编号:2785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785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9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