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监控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0-09-15 13:56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舞台上才刚开始开始崭露头角,又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浪潮,即金融自由化浪潮。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对旧的世界经济内容和行为规范提出了巨大挑战,这也引起了各国金融机构、会计机构,还有政府监管当局的重视。在此期间,大量衍生金融工具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如股票衍生金融工具、利率衍生金融工具和外汇、期货衍生金融工具等。近几年来,衍生金融品市场在我国发展迅速。我国第一个金融期货交易所在2006年9月8日成立,并在上海挂牌。为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我国的发展,我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不断的进行各项创新,如产品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并且在开发国债期货、外汇期货的同时,还将加大股指期货和期权的研发力度。 从当前国内情况来看,衍生金融工具已经在许多上市公司中被用于套期保值、风险投资等业务。其在为企业谋取利益的同时,也给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监控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如何在发挥衍生金融工具优势的同时加强对其风险的监控,已经成为了当今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当然,这一课题的研究在各国学者的不懈努力,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的大力协作之下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然而,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品种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也使我们在认识和把握衍生金融工具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掌握现有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新的情况,持续不断地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监控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并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相关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等。第二部分介绍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理论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在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监控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监控在投资者的专业能力、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内部信息与沟通、以及外部监管手段方面的问题。同时指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讨论了国外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监控的有关先进经验,并得到启示。第五部分针对前面的问题,通过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提出了七点建议,分别是规范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合理的授权制度与业务流程、建立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实时控制、加强衍生金融工具在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披露、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的外部监管。 目前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吸收国外金融工程学理论,运用大量数学模型,来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监控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侧重点在于分析具体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实际操作,偏重于技术分析。通过不断的研究,我国如今也在衍生金融工具领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有了这些有益经验,我们就可以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避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风险,才能充分利用衍生品所具有的独特性质赢得利润。把风险控制在有一定的范围内,有助于整个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让次贷危机的悲剧不再上演。
【学位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8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几个基本概念的思考——兼论商誉与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J];财会通讯;2000年01期

2 刘洋;;衍生金融工具的国际会计准则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18期

3 桑继耀;谈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监督[J];财会月刊;2004年12期

4 韩传模;王桂姿;;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后产生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2007年10期

5 胡颖森;彭锐;;谈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与会计对策[J];财会月刊;2008年20期

6 袁皓;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研究[J];对外经贸财会;2005年12期

7 孙永尧;;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比较[J];对外经贸财会;2006年10期

8 李明辉;;从巴林银行案和中航油事件看衍生工具的风险控制[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9 白君华;;完善我国金融衍生产品法律监管的建议[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王海波;;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颖利;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实时披露与预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19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819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8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