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银行危机并购的动因、风险与绩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8 00:46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全球经济一直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从1992年的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2002年阿根廷金融危机到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全球就爆发了6次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银行并购作为银行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式,它也常常被指责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一个根源。然而,在金融危机中,我们经常看到政府鼓励甚至强迫银行进行并购重组。如何认识这一现象? 银行危机并购是一类特殊的银行并购,它发生在一个极端环境之下,具有很多传统银行并购不具备的特征。传统银行并购理论将银行并购动因集中于银行自身发展上,包括追求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改善效率、分散风险、提升股东价值等。这不能解释银行危机并购。对那些受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银行而言,首要的目标是生存,然后才是发展。而且,发生金融危机国家的政府往往会干预银行并购,政府的动因有时甚至会在银行并购中占主导地位。但是,政府的动因通常是多元化的,它可能同时会有几个目标,这些目标之间甚至还是相互冲突的。从历次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的行为来看,政府干预银行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抵御或化解金融风险,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节省救助成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其他动因,包括失业、中小企业融资等问题。 银行危机并购是否有助于抵御或化解金融风险、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是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没有外部资金注入、并购协同效应为0等情况下,银行危机并购不仅不能降低银行的破产风险,反而可能会增加银行的破产风险。Michael S. H. Shih(2003)的模型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在有外部资金注入或并购能够产生协同效应等条件下,情况则会不同。从现实案例来看,很多国家在鼓励银行并购的同时辅之以注资、不良资产剥离等手段,最终稳定了金融体系局面,为其国家经济走出危机的泥潭作出了贡献。但是,银行并购带来的稳定效应可能只是短期的,在一些国家发生的银行危机并购却不幸成为了下一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典型的案例是阿根廷。阿根廷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为应付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冲击而采取的银行并购措施被普遍认为是导致2002年阿根廷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发展中国家试图借银行危机并购来实现改善本国银行体系效率、提升银行体系竞争力的目的。马来西亚政府1999年实施的银行体系改革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极端案例。在其金融重组计划中,马来西亚政府强制要求本国58家本资银行与金融机构按照中央银行选定的6家主导金融机构名单进行合并。虽然方式极端,但从事后研究来看,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政府主导型银行危机并购取得的效果还不错。相对于马来西亚而言,其他国家的作法就要温和得多。大多数的国家都是把银行业的并购重组同不良资产剥离、政府注资等方法配合使用。只是一些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处方的国家取得的效果似乎并不好。这些国家采用紧缩政策来应对危机,同时采取自由化举措、放松外国金融机构准入条件,其结果导致很多国内金融机构被外国银行收购,一些国家甚至因此丧失金融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现代国家干预理论的观点: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问题是怎样干预才最有效。 对那些受金融危机影响小的银行来说,金融危机可能提供了一个扩张的好时机。因为这一时期容易找到好的收购目标,收购价格也会比较便宜,而且监管当局大多会对收购持鼓励态度。2008年,摩根大通收购华盛顿互惠银行就是这类收购的典型案例。华盛顿互惠银行在美国次贷风暴中损失惨重,摩根大通趁机完成收购,拓展了其零售银行业务,实现了战略并购的目标。当然,这类并购也并不总是会受到欢迎。出于对“大而不倒”的担心以及垄断带来的负面效应,一些国家即使在面临危机严重影响时对银行并购也是持谨慎态度。而且,借这类并购来达到稳定金融体系的目标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有受危机影响小且有能力完成收购的银行。而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有能力进行收购的银行并不多。这可能也是大多数国家对问题银行采取国有化措施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银行业在这次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较小,因此这可能是一个实现全球化经营的契机。 本文开创性的提出银行危机并购这一概念,并运用银行并购理论、金融危机理论、国家干预理论,结合大量案例,对银行危机并购的动因、风险、绩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是本文的主要贡献。我们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相对于正常环境下银行并购的诸多悖论,危机背景下的银行并购争议较小;(2)银行并购是政府处理银行业危机的主要手段之一;(3)银行危机并购中政府的动因常常扮演重要角色;(4)银行并购往往能够在银行业危机中起到稳定金融体系的作用,但也有其风险;(5)银行并购本身并不能创造世界级的银行,关键在于整合。在论文的最后,笔者也对我国银行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了探讨。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83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论文框架、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1.3 论文的贡献和主要创新之处
    1.4 概念界定
2. 银行危机并购研究综述
    2.1 银行危机并购与金融稳定
        2.1.1 银行并购与风险分散
        2.1.2 银行并购与竞争
        2.1.3 并购与信贷可获性
    2.2 银行危机并购与效率
    2.3 银行危机并购与股东价值
    2.4 金融危机与跨国并购
    2.5 银行危机并购与监管
    2.6 简评
3. 银行危机并购的动因
    3.1 银行并购浪潮与银行并购动因的发展
        3.1.1 全球三次银行并购浪潮
        3.1.2 银行并购浪潮与银行并购动因的发展
    3.2 银行危机并购的动因
        3.2.1 抵御或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3.2.2 节省救助成本
        3.2.3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
        3.2.4 其他动因
4. 银行危机并购的风险分析
    4.1 银行并购的风险概述
        4.1.1 银行并购风险的含义、产生原因、类型
        4.1.2 银行并购的微观风险
        4.1.3 银行并购的宏观风险
    4.2 银行危机并购与破产风险
        4.2.1 模型
        4.2.2 不同破产风险的银行之间的并购
        4.2.3 多家银行的并购重组
        4.2.4 并购的协同效应(meger synergy)
        4.2.5 货币和资产分散化效应
        4.2.6 小结
    4.3 银行危机并购与金融体系效率
        4.3.1 金融体系效率的含义
        4.3.2 金融危机与金融体系效率
        4.3.3 银行危机并购与金融体系效率
5. 政府主导型银行危机并购
    5.1 政府主导型银行危机并购的理论基础:国家干预理论
        5.1.1 古典经济学派的政府与市场
        5.1.2 市场失灵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
        5.1.3 政府失灵与新自由主义
        5.1.4 现代国家干预理论
        5.1.5 小结
    5.2 金融危机中政府干预银行并购的行为分析
        5.2.1 金融危机下政府干预银行并购的原因
        5.2.2 政府干预银行并购的目标及方式
    5.3 政府主导型银行危机并购的极端情况:马来西亚银行并购案例
        5.3.1 马来西亚银行业并购重组的背景
        5.3.2 马来西亚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动因
        5.3.3 马来西亚银行业并购重组的进程
        5.3.4 马来西亚银行业并购重组的特点
        5.3.5 马来西亚银行业并购重组的效应
    5.4 政府主导型银行危机并购的几种变形:以韩国银行业并购重组为例
        5.4.1 韩国银行业并购重组的背景
        5.4.2 韩国银行业并购重组的方法
        5.4.3 重组的结果
        5.4.4 重组效果评价
6. 市场主导型银行危机并购
    6.1 市场拓展型银行危机并购:摩根大通收购华盛顿互惠银行案例
        6.1.1 并购背景
        6.1.2 并购内容
        6.1.3 并购评价
    6.2 跨国参与型银行危机并购Ⅰ:墨西哥金融危机与银行危机并购
        6.2.1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背景
        6.2.2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成因
        6.2.3 墨西哥金融危机对银行业的影响
        6.2.4 墨西哥政府救治银行业的措施及影响
    6.3 跨国参与型并购Ⅱ:阿根廷的银行并购与金融危机
        6.3.1 阿根廷金融危机的背景
        6.3.2 阿根廷的金融改革与银行并购
        6.3.3 并购评价
    6.4 政府主导型并购与市场主导型并购比较
        6.4.1 政府主导型并购动因多与一国金融改革思路有密切联系,市场主导型并购动因则与传统银行并购动因一致
        6.4.2 不论是政府主导型并购还是市场主导型并购,其降低风险方面的效应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6.4.3 银行危机并购对效率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性
7. 银行危机并购与政府其他危机救助政策比较
    7.1 政府应对银行业危机的主要政策措施分析
    7.2 银行并购与"大而不倒"
        7.2.1 银行并购与"大而不倒"
        7.2.2 "大而不倒"与"最后贷款人"理论
        7.2.3 最后贷款人与道德风险
    7.3 注资、国有化与并购重组
        7.3.1 注资与国有化
        7.3.2 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的银行体系国有化浪潮
        7.3.3 国有化的优劣
        7.3.4 国有化与道德风险
        7.3.5 国有化与并购重组
    7.4 银行危机并购与金融主权
        7.4.1 国家主权、经济主权、金融主权
        7.4.2 金融危机与金融主权
        7.4.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金融危机中的角色
        7.4.4 跨国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角色
8. 银行危机并购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8.1 银行危机并购的经验与教训
        8.1.1 相对于正常环境下银行并购的诸多悖论,危机背景下的银行并购争议较小
        8.1.2 银行并购是政府处理银行业危机的主要手段之一
        8.1.3 银行危机并购中政府的动因常常扮演重要角色
        8.1.4 银行并购往往能够在银行业危机中起到稳定金融体系的作用,但也有其风险
        8.1.5 银行并购本身并不能创造世界级的银行,关键在于整合
    8.2 银行危机并购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8.2.1 我国银行海外发展现状
        8.2.2 对我国银行业海外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利;蔡世峰;;广东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制约因素分析[J];广东经济;2011年07期

2 施卫华;;抢抓并购重组机遇 做大做强广东企业[J];广东经济;2011年07期

3 马福昌;;并购重组的广东模式与发展趋势[J];广东经济;2011年07期

4 崔智生;李鑫;;产业转型背景下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J];中国金融;2011年16期

5 刘培培;;国际国内产业企业并购重组的趋势及特征[J];广东经济;2011年07期

6 ;国资委:中国将改进并购重组法律 法规促进国企改革[J];科技与企业;2004年01期

7 张伟成;;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工作的有益探索[J];国有资产管理;2010年10期

8 彭扶民;张琴;;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战略的路径选择探析[J];投资研究;2010年08期

9 谢企华;;战略并购——中国企业发展的必要选择[J];科技与企业;2004年01期

10 汤尼·迪金;;银行危机的真实写照[J];名人传记(财富人物);201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扶民;银行危机并购的动因、风险与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席鑫;并购对公司价值的溢出效应[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杨君慧;中国上市公司连续并购的市场反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周业旺;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交通运输企业匹配并购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沐纯;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细良;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政府规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赵显亮;我国证券公司并购重组研究: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莫申江;并购变革背景下的伦理型领导及其效能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王成;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战略并购的整合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后锐;中国啤酒产业动态并购的建模、仿真与预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君;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价值再造效应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2 魏娜;企业并购能力动态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马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其案例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4 李继萍;企业并购的税负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张芸芸;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跨文化整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田琦;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周仕芳;上柴股份被收购后的整合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祥顺;跨国公司并购模式及整合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崔璨;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后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崔荣;我国银行业并购重组分析——从国际银行并购看我国银行业整合趋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59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859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d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