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中美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04:22
   标准金融学,认为证券市场中的信息是没有成本的,假设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完全理性”,理性投资者可以根据在市场上获得的所有信息预测证券的真实价值。但是标准金融学的假设是一种理想的极端情况,一方面对现实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不能做出合理解释,另一方面也不能对金融市场的改革提出有效的意见。越来越多的金融学家开始探索新的金融理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和心理学被引入到金融学中促使了新的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的兴起。此理论认为证券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且市场上的信息也是有成本的。它认为证券市场上存在两类交易者:理性投资者和噪声交易者,同时也假设全部投资者“有限理性”。与信息相对的概念“噪声”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重视,成为近些年来金融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我国证券市场屡次发生大涨大跌的现象,市场上充斥者大量不理性的因素。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危害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从噪声的角度出发,探寻我国股市波动的原因就显得很有必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属于新兴的不成熟的市场,可以将成熟的证券市场代表—美国证券市场引入进来,从噪声交易的角度出发,对比研究两个证券市场可以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中国证券市场的噪声交易,为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和证券市场改革提出建议。本文在噪声交易的基础理论模型—DSSW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噪声交易者在证券市场是可以获利的,而且具有长期生存的能力。分别运用换手率、市盈率以及噪声系数三个指标对噪声交易在中美证券市场的程度展开了对比分析。本文得出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是造成中美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的共同原因,股市功能的定位缺陷、交易及发行制度的缺陷和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过度干预是中国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的特殊原因。噪声交易对中美证券市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市场效率、股价的剧烈波动、掩盖了市场操纵行。最后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对噪声交易分别和上证指数及纽约综合指数的波动关系做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美证券市场的噪声交易都和市场波动呈正相关关系。但噪声交易是中国市场波动的原因,但却不是美国市场波动的原因。对于这样的实证结果,本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改革:(1)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降低信息获取成本;(2)多发挥“市场”作用,减少“政府”作用;(3)由“散户”市场转变为“机构”市场,加强个人投资者的理性程度;(4)引入做空机制。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F832.51;F831.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分层论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评述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的理论基础
    2.1 噪声和噪声交易的概念
        2.1.1 噪声的含义
        2.1.2 噪声交易的含义
    2.2 噪声交易理论
        2.2.1 噪声交易理论与有效市场理论的不同
        2.2.2 噪声交易理论基础模型—DSSW模型
第三章 中美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的存在性实证比较
    3.1 换手率比较
    3.2 市盈率比较
    3.3 泡沫系数比较(噪声系数)
第四章 中美证券市场形成噪声交易的原因比较
    4.1 美国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的原因
        4.1.1 客观原因:信息不对称
        4.1.2 主观原因:投资者的有限理性
    4.2 中国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的原因
        4.2.1 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极度不理性
        4.2.2 股市功能的定位缺陷
        4.2.3 交易、发行制度的缺陷
        4.2.4 政府对证券市场的过度干预
第五章 中美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的影响分析
    5.1 噪声交易使股票交易成为可能并影响市场效率
    5.2 噪声交易造成股价的剧烈波动
    5.3 噪声交易的存在掩盖了市场操纵行
第六章 噪声交易与中美证券市场波动的实证分析
    6.1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2 中国证券市场噪声交易与上证指数波动的统计分析
        6.2.1 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周回报率的ADF检验
        6.2.2 中国噪声交易与上证指数波动的相关性检验
        6.2.3 中国噪声交易与上证指数波动的Granger因果检验
    6.3 美国证券市场噪声交易与纽约综合指数波动的统计分析
        6.3.1 纽交所综合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周回报率的ADF检验
        6.3.2 美国噪声交易与纽约综合指数波动的相关性检验
        6.3.3 噪声交易与纽约综合指数波动的Granger因果检验
    6.4 实证结果对比分析
第七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窦颖;;我国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现状及对策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5年03期

2 方怡;;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看我国证券市场的噪声交易[J];商场现代化;2006年31期

3 齐伟山,赵喜仓;证券市场中的噪声交易治理[J];统计与决策;2002年07期

4 李磊宁;证券市场中的“泡沫”和“噪声”[J];海南金融;1997年12期

5 杨晓彤;;浅析我国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现状及对策[J];西部皮革;2018年11期

6 唐齐鸣,叶俊;噪声交易下证券市场参加主体的最优决策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7 陈娜娜;刘迎洲;;证券市场噪声交易者风险存在性检验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26期

8 张乐;李好好;;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噪声交易研究——基于一个“机构噪声交易者—散户噪声交易者模型”的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S1期

9 张晨;新加坡证券市场及其开发利用[J];对外经贸实务;1995年02期

10 王幽然;;证券市场中噪声交易的“鹰鸽博弈”理论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骥;基于关联性视角的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2 陈静;新兴证券市场开放风险及其防范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赵强;我国证券市场综合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贺学会;证券市场中的噪声交易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李杉;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丁志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林俊波;证券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与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宋夏;证券市场与产业组织完化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陈建青;关于证券市场推动国企改革发展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10 屈国俊;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玥;中美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的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李帅;我国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峰;噪声交易对我国证券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茹;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透析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5 张森;场外配资法律规制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6 邢悦;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7 温馨;操纵证券市场的民事责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8 祖沁睿;上市公司股份代持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9 于翔;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法律规制及改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10 杨帆;证券市场场外配资监管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69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869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7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