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差异化视角下农地金融运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22:41
   当前,农民长期贷款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生产的长期资金短缺导致了农业生产的资金链中断,一般的农户只能维持传统的简单再生产,农业集约经营水平低。在此背景下,有学者提出通过构建农地金融制度以促进农业信贷资金投入,推动中国农业发展。但我国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构建农地金融运行机制方面,应考虑区域差异化的因素。 本文以国内的研究为基础,以农地金融与农村经济差异化的互动理论为框架,分析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的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经验,探索构建差异化视角下农地金融运行机制,其中包括组织体系构建、产品体系设计、定价模型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农村经济和金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无论是从农村经济还是从农村金融来看,东部地区发展速度都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故而农地金融运行机制不存在“通用模式”,不同地区的运行模式各有特色,关键在于能否符合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 我国差异化视角下农地金融运行机制的基本设想:在农地金融机构架构中,东部地区选择在政府的扶持下引入市场化运作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以土地银行为主的农地金融组织架构;中部地区考虑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农地金融组织架构;西部地区则选择供给引导农地金融组织架构,如采用农发行和信用社一体的形式构建农地金融机构结构。在农地金融产品中,各地区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政策倾向度来选择合适的农地金融发展模式产品,东部适宜采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支持债券、土地项目融资支持债券、土地信托等农地金融产品;中西部地区宜采用农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土地收益为基础的社保基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农地金融产品。本文从分析土地所有权定价理论出发,结合土地金融产品的特殊,采用二项式法分析了农地资产债券定价;根据泊松分布研究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定价;同时引入B-S模型得出嵌入式期权的土地信托收益凭证的定价公式。针对不同的农地金融模式,应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政府支持、财政金融支持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对农地金融进行深化改革。 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的贡献在于理论研究的针对性、运行机制视角的全面性、定价研究的新颖性上。(1)在定价研究上,本文考虑到农地金融产品的特殊性,对农地潜在的抵押贷款能力做了实证分析,研究了土地资产债券定价模型,并创新性的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进行定价分析。(2)在农地金融运行机制分析中,从组织机构构架、产品体系、定价研究等区域化视角分析了我国农地金融运行机制,克服了过去单一视角研究的局限性。(3)理论研究上,将金融学、土地经济学等应用于构建农地金融运行机制中,为区域化农地金融运行机制的构建提供了总的框架和设计
【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832.4;F301
【部分图文】:

生产值,第一产业


图3一1人均第一产业生产值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一2009)如3一1所示,我国区域农村经济发展陷入严重失衡状态,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并且这种差距在不断拉大,这主要是由于东部然条件良好,区位条件优越,自两宋时期,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经济要素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基础日益夯实,发展优势更为明显,城市经济发展村经济发展,从而东部地区人均第一产业生产值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家庭经营收入,占比,单位,经营水平


图3一2区域间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占比(单位:%)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9一2009)如图3一2,截止到2008年末,其绝对数量大体集中在2060一2650元之间,省际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虽然经营收入在数量上基本保持从东到西依次递减,但其占收入比例却是西部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收入占比差距在不断的缩小。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均农业资源多的省市一般经营水平较高,如内蒙古、黑龙江分别为3218.01元、3163.7元

占比,工资,单位


在农民纯收入中,其他收入这一项占比不是很高,因而对农民收入区域化影响较小,所以本文主要从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这两项来解析区域差异。图3一2区域间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占比(单位:%)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9一2009)如图3一2,截止到2008年末,其绝对数量大体集中在2060一2650元之间,省际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虽然经营收入在数量上基本保持从东到西依次递减,但其占收入比例却是西部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收入占比差距在不断的缩小。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均农业资源多的省市一般经营水平较高,如内蒙古、黑龙江分别为3218.01元、3163.7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芳;;兵团农地流转问题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1年06期

2 刘立明;;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逻辑[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3 左溆;;农地入市,何去何从?[J];现代商业银行;2010年04期

4 党国英;;关于农地产权关系的几个实际问题[J];浙江经济;2011年16期

5 叶朋;;浅谈对我国农地信托关系之主体的认识[J];生产力研究;2011年08期

6 陈锡文;;农村改革三大问题[J];中国改革;2010年10期

7 辛良杰;李秀彬;谈明洪;郝海广;;近年来我国普通劳动者工资变化及其对农地利用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1年08期

8 朱江平;;大量农地“未批先占” 失地农民民生难安——河北省迁安市“河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项目建设调查[J];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16期

9 杨志勇;;国企并非“地王”背后的推手[J];现代商业银行;2010年05期

10 陈连;田加刚;;惠州:“土耗子”食土而肥[J];民主与法制;2011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边学芳;快速城市化阶段农地转用价格扭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兰玲;我国农地两权关系演变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韩江波;农地商业化配置租值消散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杨鹭;依托农地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郭永奇;基于生态安全的新疆兵团农地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6 周江梅;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查伟伟;新圈地运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李明艳;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郑晶;低碳经济视野下的农地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夏敏;农地适宜性评价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瑛琦;差异化视角下农地金融运行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刘冬娟;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农地权益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莹;流转农地与非流转农地利用效率对比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彭林芳;农地租赁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玥琪;论农地征收纠纷的司法救济[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6 高亚洲;浏阳大围山农地内部流转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聂建亮;农地调整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8 党文俊;关于重庆市麒麟村农地入股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9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陈丽满;我国农地利用生态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69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869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3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