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从货币起源到现代货币理论: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0-11-10 07:04
   关于货币起源的历史,已有大量证据说明其最初并非充当一般等价物,而是某种类型的借据,承担价值尺度和债务清偿手段的职能,而支付手段和交易媒介仅是其初始职能的自然延伸。在经济学说史中,重商主义、斯密、克纳普、凯恩斯等都已清楚地认识到了货币价值来自于其借据的性质中所包含的权利,而并非其实物价值。现代货币理论是国定货币学说的最新发展,强调国家货币是政府债务的一种,价值来自于国家的征税权。在现代国家,总是先有政府债务,再有纳税行为。现代货币理论主张功能性财政政策,并提出最后雇佣者计划,同时还强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现代货币理论思想脉络及政策主张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讨论了对其的质疑及启示。分析现代货币理论及后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发展。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制度学派角度的货币起源史:天生的债务
三、货币理论思想的脉络:从重商主义到现代货币理论
四、现代货币理论下的政策主张
    (一)功能性财政
    (二)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五、质疑与启示
    (一)质疑:与现实假设之间的脱节
    (二)现代货币理论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启示
六、总结: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晓晶;;主流经济学危机与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J];经济学动态;2013年12期

2 柳欣;;马克思经济学是真正的科学[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年01期

3 贾根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西方主流化遭遇重大质疑[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4 柳欣;演绎逻辑、逻辑悖论与逻辑批判[J];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董长瑞;齐杨;;中国经济学研究回顾:争鸣与发展[J];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2015年00期

2 李岩;;关于市场宏观调控下经济走势的分析[J];商;2015年18期

3 张晓晶;;试论中国宏观调控新常态[J];经济学动态;2015年04期

4 周文;孙懿;;经济学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学的新建构[J];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4年00期

5 周文;孙懿;;经济学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学的新建构[J];经济学动态;2014年11期

6 靳涛;黄信灶;李帅;梅伶俐;;行为、制度与经济研究的新视角——基于广虚框架下行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的思考[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4年03期

7 易棉阳;廖伦培;;论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会通[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8 王玉霞;罗晰文;;经济学数学化的发展综述——一个方法论视角[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周文;谭芝灵;;中国经济学:回顾、总结与展望[J];海派经济学;2013年04期

10 王玉霞;罗晰文;;经济学数学化的发展综述——一个方法论视角[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6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苏丽文;;对发展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04期

2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李成;常欣;;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3 张晓晶;;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危机与未来[J];经济学动态;2009年12期

4 张维迎;经济学:理性选择的科学[J];读书;2000年06期

5 谈敏;;重农学派经济学说的中国渊源[J];经济研究;199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磊;;从货币起源到现代货币理论: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年05期

2 王健;李俊轶;;美国政府债务持续膨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14期

3 尚航;;财政限制下政府债务与通货膨胀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6年05期

4 单君;徐珊珊;;刍议县乡政府债务成因及化解[J];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04期

5 陈启伟;;政府债务置换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9年18期

6 谢红苗;;地方债务置换效应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某市政府债务置换为例[J];当代经济;2017年26期

7 尧云珍;;我国国库现金管理与政府债务管理协调配合问题探讨[J];武汉金融;2007年11期

8 沈冰洁;;浅析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途径——资产证券化途径[J];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03期

9 李明亮;;29.6万亿! 中国公共债务大盘点[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47期

10 斯特凡·朔伊雷尔;俞晓帆;;金融抑制:减少债务于无声[J];银行家;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尚航;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8年

2 孙焓炜;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董丽丽;政府债务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D];山东财经大学;2018年

2 刘梦;政府债务货币化对利率期限结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年

3 严珣;中国融资结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17年

4 周明明;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7年

5 刘治州;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应比较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6 毛晓亮;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用分析及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许彦;论财政政策与贷币政策的协调配合[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岳瑛;金融危机下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搭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877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877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b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