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13 16:28
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然而,在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深入考察之后却意外发现,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整体上尚处在金融供给与需求均不足的低水平均衡陷阱之中。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组织形式单一、资本规模偏小和信贷结构失衡等问题;另一方面,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也有因收入水平与经营效益较低等因素而导致的投资性需求缺乏和消费性需求滞后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有“三农”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历史上遗留问题等因素,但是更多的还是出于防范金融风险之目的而在中国农村严格执行的金融管制措施等制度因素,这也直接导致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大量“金融抑制”现象的现实。要想彻底解决由低水平均衡陷阱所引发的“金融抑制”现象,只能是依托金融深化等途径来不断加强和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本文在运用金融发展理论与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沿着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顺序,首先阐述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范式,并通过定性列举金融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几个典型化事实,定量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检验二者之间关联关系等来进一步指出,“...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0-1本文的基本框架
第五节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是指研究者为达到研究的目的拟采取的具体程序和主要步骤,一般要求尽可详述各个具体程序的关键点和每一主要步骤的技术保障,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情况下,可以将主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用简洁的图形、表格和文字等书面描述出来,称为技术路线图。因此,技术路线图具有高度抽象、深度综合和适度前瞻性。以本文的技术路线图为例,在运用金融发展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以中村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中心,分别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融效率角度来审视中国农村金融深化的现状,从农村经济增长、农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分配方面来探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并辅之以灰色关联分析和 VAR 模型对两者的关联度、贡献度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全文的技术路线图如图 0-2 所示:
图 2-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框架另外,中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中国金融规模高速扩张的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却没有出现全面的、持续的、严重的通货膨胀。对于这一奇怪现象,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早在 1996 年研究中国 M2/GDP 与通货膨胀率时就注意到了,并将其称之为“中国之谜”,后来的研究者也对“中国之谜”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分析。概括起来,大多数人的研究结论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高比率的 M2/GDP 值与中国金融结构有关,并不能表示金融风险的大小,也与中国经济发展没有多大关系;二是,长期不断上升的 M2/GDP 是金融深化的外在表现,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三是,直接将 M2/GDP 与金融风险相挂钩,认为高比率值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尽管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延续至今,但是仍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一致认可的观点。再进一步探讨中国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问题,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基于此,本节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有关中国农村的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揭示中国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也正好构成本文的分析范式,如图 2-2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小额信贷发展报告[J]. 杜晓山. 农村金融研究. 2009(02)
[2]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省区差异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 徐璋勇,封妮娜. 当代财经. 2008(07)
[3]从国际经验考察中国小额信贷的商业化进程[J]. 黄蕊.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02)
[4]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分析[J]. 李明贤,李学文. 农业经济问题. 2007(12)
[5]崛起背景下的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研究[J]. 胡文海. 农业经济问题. 2007(09)
[6]印度农村合作社的发展[J]. 冯开文. 中国农村经济. 2007(04)
[7]东、西部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研究[J]. 焦兵. 统计与决策. 2007(02)
[8]中部农村崛起与农村金融结构优化[J]. 李琼.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6(04)
[9]基于区域经济差异下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J]. 黄玉龙,王修华,李思维,李检华. 新疆社会科学. 2006(01)
[10]农村金融发展和改革的地区差别[J]. 李静. 中国农村观察. 2005(06)
本文编号:2914832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0-1本文的基本框架
第五节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是指研究者为达到研究的目的拟采取的具体程序和主要步骤,一般要求尽可详述各个具体程序的关键点和每一主要步骤的技术保障,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情况下,可以将主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用简洁的图形、表格和文字等书面描述出来,称为技术路线图。因此,技术路线图具有高度抽象、深度综合和适度前瞻性。以本文的技术路线图为例,在运用金融发展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以中村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中心,分别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融效率角度来审视中国农村金融深化的现状,从农村经济增长、农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分配方面来探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并辅之以灰色关联分析和 VAR 模型对两者的关联度、贡献度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全文的技术路线图如图 0-2 所示:
图 2-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框架另外,中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中国金融规模高速扩张的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却没有出现全面的、持续的、严重的通货膨胀。对于这一奇怪现象,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早在 1996 年研究中国 M2/GDP 与通货膨胀率时就注意到了,并将其称之为“中国之谜”,后来的研究者也对“中国之谜”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分析。概括起来,大多数人的研究结论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高比率的 M2/GDP 值与中国金融结构有关,并不能表示金融风险的大小,也与中国经济发展没有多大关系;二是,长期不断上升的 M2/GDP 是金融深化的外在表现,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三是,直接将 M2/GDP 与金融风险相挂钩,认为高比率值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尽管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延续至今,但是仍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一致认可的观点。再进一步探讨中国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问题,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基于此,本节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有关中国农村的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揭示中国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也正好构成本文的分析范式,如图 2-2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小额信贷发展报告[J]. 杜晓山. 农村金融研究. 2009(02)
[2]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省区差异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 徐璋勇,封妮娜. 当代财经. 2008(07)
[3]从国际经验考察中国小额信贷的商业化进程[J]. 黄蕊.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02)
[4]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分析[J]. 李明贤,李学文. 农业经济问题. 2007(12)
[5]崛起背景下的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研究[J]. 胡文海. 农业经济问题. 2007(09)
[6]印度农村合作社的发展[J]. 冯开文. 中国农村经济. 2007(04)
[7]东、西部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研究[J]. 焦兵. 统计与决策. 2007(02)
[8]中部农村崛起与农村金融结构优化[J]. 李琼.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6(04)
[9]基于区域经济差异下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J]. 黄玉龙,王修华,李思维,李检华. 新疆社会科学. 2006(01)
[10]农村金融发展和改革的地区差别[J]. 李静. 中国农村观察. 2005(06)
本文编号:2914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914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