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分散化投资下机构风险行为对于市场的负外部性效应

发布时间:2021-01-06 19:23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交易技术智能便捷,金融市场的基础资产日益丰富,然而分散化投资并没有有效降低风险,金融危机仍时有发生。针对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巴塞尔Ⅲ新增信用风险暴露类别,细化公司、房地产和零售的风险暴露类型,调整金融机构的风险准备金,制定宏观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办法。如何全面洞察风险的传导机制,并通过数据的复杂特征动态拟合和预测风险值成为目前十分必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异质性假设条件下,论证了第一多米诺机构的存在性,该机构通过尾部指数与投资规模主导金融市场风险。本文利用市场价值的减少定义负外部性,并根据重尾分布构造破产指数来观测机构与市场的风险,其有效性也在金融市场实证中得到验证。本文采用包含历史信息的标记点过程模型和高斯混合模型拟合与预测机构风险。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补充完善了异质性重尾风险在基础资产、金融机构到金融市场这一体系中的影响模式与传导路径,从行为组合理论和市场微观结构的角度解释分散化投资下依然存在系统性风险的问题;采用动态标记自激点过程模型精准度量尾部极端下行风险值及发生的时间间隔规律,同时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对非尾部数据进行柔性拟合;实证发现该混合模型不仅可以识...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分散化投资下机构风险行为对于市场的负外部性效应


图1.1论文研宄框架结构图??10??

函数曲线,基础资产,累积分布,函数曲线


?第3章基础资产相依性与机构风险重尾分布???入整体投资组合中,然后通过算法动态控制高相关性的资产的权重来控制风??险。另一方面,当某种资产的价格出现异常下跌时,与其相关性高的资产更容??易被集体抛售,引起流动性危机,形成一组资产价格的普遍暴跌。因此,资产??的相关性分布对于组合的收益和风险具有重要影响。??0?0.1?0.2?0.3?0.4?0.5?0.6?0.7?0.8?0.9?1??y??图3.1基础资产相关系数p的累积分布函数曲线??机构i对于基础资产4的投资金额为cf,?j?e?N,那么Ci?=?4表示机??构i的总投资金额,4表示机构纟总的投资风险(或收益)。金融??机构i在公司运行过程中会有风险准备h,目的是覆盖投资组合风险带来的损??失。但一般情况下,&小于金融机构的风险承受的上限私,即&1凡。??另外,假设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投资于无风险利率,且机构在一个周期里??的生存概率为沿-?为了保持机构的持续经营,则需要满足:??=忒Ci?+?<^y/,其中<5<1为折现因子,4为机构i的边际投资收益。也就??是说,机构对外投资收益(风险)与生存概率下净资产的折现价值的和可以一直??维持正常水平,即上一期的净资产。当然,这是机构生存的基础条件。如果出??现生存概率小于零的情况,意味着机构破产,不可以继续参与金融市场的运行。??那么,以净资产代表的金融机构的价值可以写作:??V1?=??=?diCi?(3?3)??1?1?-?(5P(-cfxi?<?Xi)?l-Sqi??根据金融机构的风险准备要求,-cfXi)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表??示风险准备需要覆盖在险价值。金融机构的最优规划可以表示为在

对比图,安全区域,机构,和风


?第3章基础资产相依性与机构风险重尾分布???_(2?个?_?"??、、、、J??Kxi-K2?Nv?\?M?+?/C2?、、、丨??rn-?h?k??尺1?+?尺2?-《2?欠?1?^1?+?^2?一?h??(a)?(b)??图3.2两家不同机构在独立运行和风险共担情况下的安全区域??合作的产物,也是市场运行的必然结果。??我们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图3.2(b)中大三角形阴影区域以外的开放区域??表示P(-(1?-《2?>?+火2)的情况,即从市场角度而言发生系统危机的情况。??对比图3.2(a)中“大规模违约”的开放区域,可以发现风险共担同时扩大了系统??危机发生的概率。风险共担是金融市场上利弊兼具的状态,因此会出现个体行??为与系统行为不能保持一致最优的复杂情况,也促使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必要。??值得注意的是,从图3.2(a)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发现一家机构的风险外溢??行为受到其它机构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如果机构1采用更加冒险的投资行为,??将其风险准备上限增加到+?AK,机构2作为风险共担的另外一方,必须将??自己的投资行为变得更加保守一些,使凡i?+?K2保持不变。那么机构2需要把??原来的风险准备上限降低到△尺,只有这样,市场才能保持生存状态。为??了维持整个市场的生存概率,机构1利用其它机构的风险承担而增加的风险准??备极限记为K2,机构2利用其它机构的风险承担而增加的风险准备极限记为??即一个机构的风险溢出受到另一个机构的风险准备的限制,图3.2中两个??面积不同的浅色阴影小三角形区域可以说明这一点。考虑到两家机构的不对称??性,如果接近0,则由于增加风险转移机会的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关联及启示——基于英格兰银行的经验[J]. 王信,贾彦东.  金融研究. 2019(12)
[2]金融演进中的金融风险管理:回顾与反思[J]. 应展宇,黄春妍.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9(09)



本文编号:2961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961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a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