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审计事项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5 23:24
近年来,改革审计模式提高审计质量成为国际潮流。我国为响应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使用者更高的信息质量要求,在反复征求社会意见的情况下,于2016年12月颁布了12项新的审计准则,其中《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成为最核心的审计变化。该准则要求审计师在和公司管理层充分沟通的情况下,依据自身的职业判断在审计报告中列举出当期审计中最为重要的事项并给出选取的理由与应对建议。1504号准则将分阶段实施,A+H股上市公司需要于2017年年初开始执行,其他所有上市公司于2018年年初开始执行。本文基于在审计报告中加入关键审计事项这一新的政策背景,以2015-2016年的A+H股上市公司与其他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基础,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形成66个A+H股处理组和113个A股控制组的研究样本,然后使用双重差分法来研究包含关键审计事项沟通的新审计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引入管理者风险偏好这一管理层心理特征变量,选取2016-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样本,通过分层回归法验证管理者风险偏好是否在关键审计事项与盈余管理之间发挥调节作用。通过实证研...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关键审计事项
1.3.2 盈余管理
1.3.3 管理者风险偏好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假设发展
2.1 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信号传递理论
2.1.3 保险理论
2.1.4 高阶梯队理论
2.1.5 行为经济学理论
2.2 研究假设
2.2.1 关键审计事项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2.2.2 管理者风险偏好的调节作用
2.3 研究设计
2.3.1 样本选取
2.3.2 变量衡量
2.3.3 模型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2 倾向得分匹配结果分析
3.3 描述性统计
3.4 相关性分析
3.5 回归分析
3.5.1 关键审计事项与盈余管理双重差分结果
3.5.2 管理者风险偏好的调节效应
3.6 稳健性检验
3.6.1 替换因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3.6.2 主效应的安慰剂检验
3.6.3 使用2015-2016年A+H股样本的稳定性检验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果讨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果讨论
4.2 研究贡献
4.3 政策建议
4.4 研究局限与展望
4.4.1 研究局限
4.4.2 研究展望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事务所声誉与审计质量[J]. 聂萍,李俊. 财会通讯. 2020(01)
[2]基于财务视角的管理者特质研究:综述与展望[J]. 汤倩,罗福凯.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9(09)
[3]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是否提高了盈余质量?[J]. 李延喜,赛骞,孙文章. 中国软科学. 2019(03)
[4]关键审计事项段能够提高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吗?[J]. 王艳艳,许锐,王成龙,于李胜. 会计研究. 2018(06)
[5]标准审计报告改进探析——以首份采用新审计报告准则出具的审计报告为例[J]. 郭艳萍,曹莉莎. 财会通讯. 2018(16)
[6]企业产权性质影响了证券监管的有效性吗——基于企业盈余管理的视角[J]. 刘慧婷,杨永聪.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8(01)
[7]行为经济理论的再次问鼎——Richard Thaler获得2017年经济学诺贝尔奖述评[J]. 颜建晔,张超,王宁.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7(12)
[8]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改进研究——基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试点样本的分析[J]. 冉明东,徐耀珍. 审计研究. 2017(05)
[9]中国证券市场首份关键审计事项段审计报告分析——以瑞华所对晨鸣纸业的审计为例[J]. 郝玉贵,杨柳. 生产力研究. 2017(07)
[10]管理者特质、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J]. 李海燕. 经济问题. 2017(06)
博士论文
[1]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 郑春艳.大连理工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D]. 胡凯敏.大连理工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79696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关键审计事项
1.3.2 盈余管理
1.3.3 管理者风险偏好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假设发展
2.1 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信号传递理论
2.1.3 保险理论
2.1.4 高阶梯队理论
2.1.5 行为经济学理论
2.2 研究假设
2.2.1 关键审计事项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2.2.2 管理者风险偏好的调节作用
2.3 研究设计
2.3.1 样本选取
2.3.2 变量衡量
2.3.3 模型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2 倾向得分匹配结果分析
3.3 描述性统计
3.4 相关性分析
3.5 回归分析
3.5.1 关键审计事项与盈余管理双重差分结果
3.5.2 管理者风险偏好的调节效应
3.6 稳健性检验
3.6.1 替换因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3.6.2 主效应的安慰剂检验
3.6.3 使用2015-2016年A+H股样本的稳定性检验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果讨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果讨论
4.2 研究贡献
4.3 政策建议
4.4 研究局限与展望
4.4.1 研究局限
4.4.2 研究展望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事务所声誉与审计质量[J]. 聂萍,李俊. 财会通讯. 2020(01)
[2]基于财务视角的管理者特质研究:综述与展望[J]. 汤倩,罗福凯.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9(09)
[3]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是否提高了盈余质量?[J]. 李延喜,赛骞,孙文章. 中国软科学. 2019(03)
[4]关键审计事项段能够提高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吗?[J]. 王艳艳,许锐,王成龙,于李胜. 会计研究. 2018(06)
[5]标准审计报告改进探析——以首份采用新审计报告准则出具的审计报告为例[J]. 郭艳萍,曹莉莎. 财会通讯. 2018(16)
[6]企业产权性质影响了证券监管的有效性吗——基于企业盈余管理的视角[J]. 刘慧婷,杨永聪.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8(01)
[7]行为经济理论的再次问鼎——Richard Thaler获得2017年经济学诺贝尔奖述评[J]. 颜建晔,张超,王宁.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7(12)
[8]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改进研究——基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试点样本的分析[J]. 冉明东,徐耀珍. 审计研究. 2017(05)
[9]中国证券市场首份关键审计事项段审计报告分析——以瑞华所对晨鸣纸业的审计为例[J]. 郝玉贵,杨柳. 生产力研究. 2017(07)
[10]管理者特质、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J]. 李海燕. 经济问题. 2017(06)
博士论文
[1]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 郑春艳.大连理工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D]. 胡凯敏.大连理工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79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979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