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治理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1-01-19 16:05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信用不足出现了一些诸如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鉴于出现的以上问题,本文从企业信用制度的发展背景入手,以企业信用治理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信用治理的现状及原因,探讨了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治理体系及治理途径等若干问题。
【文章来源】:经济学动态. 2011,(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小企业信用治理理论文献评述
二、中小企业信用治理理论基础分析
(一) 伦理学角度
(二) 社会学角度
(三) 经济学角度
(四) 行为学角度
三、构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治理体系
(一) 信用信息归集体系
(二) 信用担保体系
(三) 信用评估体系
四、中小企业信用治理途径
(一) 理论上要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其监督和惩罚力度
1.完善法律体系, 维护并规范信用关系。
2.对政府行为实施有效监督, 从源头上杜绝信用缺失。
3.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制约作用, 加大对背信行为的惩罚力度。
(二) 实践上要借鉴西方成熟做法, 加速构筑我国的信用体系
(三) 体制上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1.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四) 素质上要强化信用观念, 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企业信用缺失产生的原因[J]. 张正君. 企业活力. 2007(08)
[2]信用缺失考验中国市场经济[J]. 阳红曼. 经济论坛. 2004(03)
[3]构建中小企业社会信用体系路径探讨[J]. 孙洁,赵兰玲. 财会研究. 2002(05)
[4]信用概念的制度分析[J]. 郭红玉.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2(03)
本文编号:2987294
【文章来源】:经济学动态. 2011,(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小企业信用治理理论文献评述
二、中小企业信用治理理论基础分析
(一) 伦理学角度
(二) 社会学角度
(三) 经济学角度
(四) 行为学角度
三、构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治理体系
(一) 信用信息归集体系
(二) 信用担保体系
(三) 信用评估体系
四、中小企业信用治理途径
(一) 理论上要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其监督和惩罚力度
1.完善法律体系, 维护并规范信用关系。
2.对政府行为实施有效监督, 从源头上杜绝信用缺失。
3.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制约作用, 加大对背信行为的惩罚力度。
(二) 实践上要借鉴西方成熟做法, 加速构筑我国的信用体系
(三) 体制上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1.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四) 素质上要强化信用观念, 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企业信用缺失产生的原因[J]. 张正君. 企业活力. 2007(08)
[2]信用缺失考验中国市场经济[J]. 阳红曼. 经济论坛. 2004(03)
[3]构建中小企业社会信用体系路径探讨[J]. 孙洁,赵兰玲. 财会研究. 2002(05)
[4]信用概念的制度分析[J]. 郭红玉.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2(03)
本文编号:2987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987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