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2 19:06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完善,货币政策作为经济调控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对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却日益表现出非均衡发展的特征,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区域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也似乎成为了一种理论和实践的两难选择。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选择“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作为本研究的论题。该论题的选择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讲,本论题选择可以从微观视角切入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而加深对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理解;从实践意义上讲,货币当局只有在深入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才可能制定合理和有效的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在上述背景和思路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提出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现有的关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研究进行梳理,其次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分析,证实我国各区域之间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存在性;再次,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分析,着重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何引起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对货币政策响应水平差异的。最后文章总结本文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2.1 国外关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研究
    2.2 国内关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研究
第三部分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存在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3.1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存在性的理论分析
    3.2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存在性的实证研究
第四部分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产生原因的理论实证分析
    4.1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
    4.2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产生原因的实证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银行体制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J]. 刘郁葱.  中国经济问题. 2010(04)
[2]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实证研究——基于苏皖两省的VAR模型分析[J]. 何丽娜.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05)
[3]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现状及评述[J]. 卞志村,杨全年.  财经问题研究. 2010(01)
[4]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J]. 周先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5]SVAR模型框架下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研究:1978~2006[J]. 蒋益民,陈璋.  金融研究. 2009(04)
[6]货币政策效力的区域差异及原因[J]. 吴振宇.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7]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的检验[J]. 吕素香,汪增群.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8]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东中西部地区数据的VAR模型[J]. 石华军,凌智勇,郑贵华,易棉阳.  预测. 2008(03)
[9]资本监管、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J]. 戴金平,金永军,刘斌.  经济学(季刊). 2008(02)
[10]中国货币政策省际效果的实证分析:1980-2004[J]. 孔丹凤,Bienvenido S.Cortes,秦大忠.  金融研究. 2007(12)



本文编号:2993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993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9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