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4 07:19
2007年夏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遭到了重创。如今,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但是其带来的影响仍然让我们记忆犹新。从发生过程来分析这次金融危机,首先是银行体系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脆弱性增加,随后发展成银行危机,进而造成全球金融动荡,最终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性危害。金融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核心,银行又是金融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银行体系的稳定与否对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银行体系在金融业中占绝对的主体地位,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居安思危对银行体系脆弱性进行研究,正确认识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分析其形成成因,并通过度量研究发现银行脆弱性的数量变化特征,对防范和化解银行危机,维护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整理,对银行脆弱性、金融脆弱性、银行危机、银行风险等相关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然后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外生因素包括:经济周期角度、货币政策角度、经济结构角度、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角度和制度安排角度五个方面,内生因素包括: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1.4 本文的贡献之处
2 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综述
2.1 银行脆弱性概念及相关界定
2.1.1 银行脆弱性概念
2.1.2 相关概念界定
2.2 银行脆弱性根源
2.2.1 外生因素
2.2.2 内生因素
3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现状
3.2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外生因素
3.2.2 内生因素
4 实证分析
4.1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整体测度
4.1.1 指标选取
4.1.2 模型选择
4.1.3 实证过程及结果
4.1.4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综合判断
4.2 我国各商业银行脆弱性对比分析
4.2.1 研究方法
4.2.2 实证过程及结果
4.2.3 结果分析
5 降低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5.1 创建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
5.1.1 完善银行监管法制,推进金融监管创新
5.1.2 创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的约束作用
5.1.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5.2 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
5.2.1 构建银行脆弱性事前预警体系
5.2.2 加快金融创新,促进收入多元化
5.2.3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
5.2.4 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银行危机内生脆弱性及其风险防范制度安排探析[J]. 唐高原,杨宏斌. 经济体制改革. 2009(03)
[2]基于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J]. 伍隽,冯毓婷,蔡文彬. 统计与决策. 2009(02)
[3]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银行脆弱性预警模型[J]. 陈华. 上海金融. 2009(01)
[4]外资银行进入与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研究[J]. 周丽. 消费导刊. 2009(02)
[5]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J]. 严太华,李宁. 当代经济研究. 2009(01)
[6]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脆弱性:跨国比较研究[J]. 伍志文. 经济科学. 2008(06)
[7]基于熵值法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评价[J]. 肖振宇. 华东经济管理. 2008(11)
[8]预算软约束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 陈守东,田艳芬,赵大坤.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8(11)
[9]中国1987~2006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J]. 万晓莉. 金融研究. 2008(06)
[10]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测度与实证研究[J]. 张筱峰,王健康,陶金.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01)
本文编号:2996835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1.4 本文的贡献之处
2 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综述
2.1 银行脆弱性概念及相关界定
2.1.1 银行脆弱性概念
2.1.2 相关概念界定
2.2 银行脆弱性根源
2.2.1 外生因素
2.2.2 内生因素
3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现状
3.2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外生因素
3.2.2 内生因素
4 实证分析
4.1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整体测度
4.1.1 指标选取
4.1.2 模型选择
4.1.3 实证过程及结果
4.1.4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综合判断
4.2 我国各商业银行脆弱性对比分析
4.2.1 研究方法
4.2.2 实证过程及结果
4.2.3 结果分析
5 降低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5.1 创建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
5.1.1 完善银行监管法制,推进金融监管创新
5.1.2 创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的约束作用
5.1.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5.2 加强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
5.2.1 构建银行脆弱性事前预警体系
5.2.2 加快金融创新,促进收入多元化
5.2.3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
5.2.4 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银行危机内生脆弱性及其风险防范制度安排探析[J]. 唐高原,杨宏斌. 经济体制改革. 2009(03)
[2]基于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J]. 伍隽,冯毓婷,蔡文彬. 统计与决策. 2009(02)
[3]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银行脆弱性预警模型[J]. 陈华. 上海金融. 2009(01)
[4]外资银行进入与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研究[J]. 周丽. 消费导刊. 2009(02)
[5]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J]. 严太华,李宁. 当代经济研究. 2009(01)
[6]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脆弱性:跨国比较研究[J]. 伍志文. 经济科学. 2008(06)
[7]基于熵值法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评价[J]. 肖振宇. 华东经济管理. 2008(11)
[8]预算软约束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 陈守东,田艳芬,赵大坤. 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8(11)
[9]中国1987~2006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J]. 万晓莉. 金融研究. 2008(06)
[10]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测度与实证研究[J]. 张筱峰,王健康,陶金.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01)
本文编号:2996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99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