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西美尔货币现代性批判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1-01-24 23:01
马克思和西美尔两位思想家都不约而同把"货币"作为对现代社会进行批判的一个视角,他们的货币现代性批判存在着共有的内在程式:物化-幻化-异化,并对置身于货币化生存世界的现代人的生存境遇持有深深的忧患意识。所不同的是,马克思对货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路径主要侧重社会关系结构和社会制度层面,回归到货币经济生产实践的深处,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寻找到可行的现实之路;而西美尔对货币的文化社会学分析路径主要侧重主体的精神心理和社会文化层面,其浓厚的宿命论色调难免会陷入文化悲观主义,只能采取"与货币文化保持距离"的自我救赎策略。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9,4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两种货币批判理论的共性
(一)货币的物化效应
(二)货币的幻化特征
(三)货币的异化力量
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
三、西美尔的文化社会学批判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拜物逻辑的批判:马克思与波德里亚[J]. 张雄,曹东勃. 学术月刊. 2007(12)
[2]对新世 纪开端的文化病症诊断[J]. 俞吾金,黎明. 世纪. 2000(04)
本文编号:2998089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9,4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两种货币批判理论的共性
(一)货币的物化效应
(二)货币的幻化特征
(三)货币的异化力量
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
三、西美尔的文化社会学批判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拜物逻辑的批判:马克思与波德里亚[J]. 张雄,曹东勃. 学术月刊. 2007(12)
[2]对新世 纪开端的文化病症诊断[J]. 俞吾金,黎明. 世纪. 2000(04)
本文编号:2998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998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