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应——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5 14:59
金融开放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通过测算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城市2005—2016年的金融开放水平,利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在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邻接空间三种权重矩阵下对金融开放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金融开放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关联性,说明城市之间经济的相对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开放溢出效应的原因;在邻近关系上,金融开放也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表明本地的经济增长除与本地金融开放水平有关外,也与相邻城市金融开放水平有关;但分析认为,地理距离不是决定金融开放经济效应的主要因素;存在金融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营商环境改善等实现机制,且金融开放溢出效应的叠加效应强化了该实现机制。据此,本文认为,以五大都市圈为单元进行金融开放,并与相应的发展政策相结合将是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文章来源】: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9,33(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部分图文】:
金融开放的经济效应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技创新投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J]. 张海军,岳华.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3)
[2]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良性互动机制研究[J]. 孙继国,吴倩. 理论学刊. 2019(02)
[3]金融开放是平抑还是加剧中国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视角[J]. 朱荣华,左晓慧. 经济问题. 2018(12)
[4]空间外溢与金融发展的俱乐部趋同: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 周迪,钟绍军. 管理评论. 2018(09)
[5]极化理论视角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金融窖藏”说法的新回应[J]. 陈清,张海军.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8(05)
[6]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对上海的经济效应评价——基于“反事实”方法的研究[J]. 周明升,韩冬梅. 华东经济管理. 2018(08)
[7]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演变特征:空间收敛的视角[J]. 陈丰龙,王美昌,徐康宁. 财贸经济. 2018(07)
[8]产业转移、要素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J]. 孙晓华,郭旭,王昀. 管理世界. 2018(05)
[9]金融开放、经济波动与金融波动[J]. 马勇,王芳. 世界经济. 2018(02)
[10]中国省域流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统计及空间计量分析[J]. 林翊,吴碧凡. 工业技术经济. 2017(08)
本文编号:3302245
【文章来源】: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9,33(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7 页
【部分图文】:
金融开放的经济效应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技创新投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J]. 张海军,岳华.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3)
[2]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良性互动机制研究[J]. 孙继国,吴倩. 理论学刊. 2019(02)
[3]金融开放是平抑还是加剧中国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视角[J]. 朱荣华,左晓慧. 经济问题. 2018(12)
[4]空间外溢与金融发展的俱乐部趋同: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 周迪,钟绍军. 管理评论. 2018(09)
[5]极化理论视角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金融窖藏”说法的新回应[J]. 陈清,张海军.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8(05)
[6]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对上海的经济效应评价——基于“反事实”方法的研究[J]. 周明升,韩冬梅. 华东经济管理. 2018(08)
[7]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演变特征:空间收敛的视角[J]. 陈丰龙,王美昌,徐康宁. 财贸经济. 2018(07)
[8]产业转移、要素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J]. 孙晓华,郭旭,王昀. 管理世界. 2018(05)
[9]金融开放、经济波动与金融波动[J]. 马勇,王芳. 世界经济. 2018(02)
[10]中国省域流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统计及空间计量分析[J]. 林翊,吴碧凡. 工业技术经济. 2017(08)
本文编号:3302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30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