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8 06:44
从上世纪金融业发展的经验证据上可以看出,多次金融危机中发生的大部分破坏都是由银行业危机所造成的,正是银行业危机的破坏程度决定了金融危机的广度和深度。因此,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定是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核心。对中国这样一个以银行为主导的新兴经济体来说,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本文首先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经典理论进行了回顾,并对我国的银行体系脆弱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中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体系为主体,中国金融脆弱性主要集中在银行体系内。当前,中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主要集中表现在过于垄断、与股市和房市关联度过高、不良贷款率高、盈利能力差等方面,本文初步认为我国的银行脆弱性水平较高,风险较大。本文针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发生危机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这些特征主要有:过高的通货膨胀率、过高的银行对私人部门贷款率、过高的银行不良贷款率。文章根据我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一些共同特点,选取了通货膨胀率、不良贷款率、银行对私人部门的贷款增长率及银行资本充足率这四项指标的合成指数对我国的银行体系脆弱性进行初步测度。将实际经济金融数据代入模型,结果发现,中国金融脆弱性水平大体上呈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银行体系脆...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走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脆弱性:跨国比较研究[J]. 伍志文. 经济科学. 2008(06)
[2]股票价格波动对银行脆弱性影响的机理分析[J]. 单春红,刘付国.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04)
[3]中国1987~2006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J]. 万晓莉. 金融研究. 2008(06)
[4]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测度与实证研究[J]. 张筱峰,王健康,陶金.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01)
[5]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实证研究(1985~2005)[J]. 袁德磊,赵定涛. 金融论坛. 2007(03)
[6]中国资本账户渐进开放与银行业脆弱性的实证分析[J]. 李卫群. 统计研究. 2006(07)
[7]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 陈华,伍志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09)
[8]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J]. 范洪波. 金融论坛. 2004(07)
[9]再论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J]. 孙立坚. 财贸经济. 2004(03)
[10]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J]. 叶欣,冯宗宪. 世界经济. 2004(01)
本文编号:3329443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走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脆弱性:跨国比较研究[J]. 伍志文. 经济科学. 2008(06)
[2]股票价格波动对银行脆弱性影响的机理分析[J]. 单春红,刘付国.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04)
[3]中国1987~2006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J]. 万晓莉. 金融研究. 2008(06)
[4]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测度与实证研究[J]. 张筱峰,王健康,陶金.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01)
[5]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实证研究(1985~2005)[J]. 袁德磊,赵定涛. 金融论坛. 2007(03)
[6]中国资本账户渐进开放与银行业脆弱性的实证分析[J]. 李卫群. 统计研究. 2006(07)
[7]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 陈华,伍志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09)
[8]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J]. 范洪波. 金融论坛. 2004(07)
[9]再论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J]. 孙立坚. 财贸经济. 2004(03)
[10]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J]. 叶欣,冯宗宪. 世界经济. 2004(01)
本文编号:3329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329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