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新网银行互联网运营模式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05:06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开始尝试与信息科技相结合,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产物诞生并迅速发展壮大。2013年国务院鼓励民间资本投入金融机构,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数量逐渐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基础,银行业面临转型升级,进而催生出了一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金融机构。其中,新网银行被定为纯互联网银行而诞生,作为金融体系中的新生事物,在成立之初就备受大家关注。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以新网银行为切入点,对新网银行互联网运营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发现新网银行互联网运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新网银行高效发展,同时给予想涉足银行业的互联网公司或者民营企业重要启示。首先,本文阐述了国内外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并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银行发展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在宏观环境中,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四个因素都推动了互联网银行的发展,而目前制约因素主要是互联网银行远程开户受限和智能存款产品遇阻。其次,本文从产品策略、渠道资源、信息技术、风险控制四个角度介绍新网银行互联网运营模式,并从这四个方面与传统商业银行运营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发现新网银行互联网运营模式的优势:一是获客渠...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网银行互联网运营模式案例研究


美国互联网银行总资产规模及其增速Figure3-1USInternetBankingTotalAssetsScaleandGrowthRate数据来源:《美国互联网银行研究报告》

消费信贷,余额,情况


互联网银行行业分析1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将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款便利(MLF)的合格抵押物范围,加大小微贷款利息收入的税收减免力度。这些政策颁布为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表明政府将大力支持互联网银行的发展与创新,互联网银行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2)经济因素2015年5月,中国正式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同年8月,央行放开1年期以上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同年10月,央行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过去传统商业银行业凭借存贷利率差获取盈利的空间缩小,这促使着传统金融行业必须进行改革。图3-2中国消费信贷余额及增长情况Figure3-2China"sconsumercreditbalanceandgrowth数据来源:《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另外,我国普惠金融业务总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从图3-2可以看出在2016年中国消费信贷余额增大幅度最大,增速达到32.16%。截止2017年年底,中国消费信贷余额规模达到37.79万亿元,同比增长19.10%。其中,中国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8.8万亿元,相当于2013年同期余额3.31倍。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3.49万亿元,占所有贷款总额的23.81%。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余额为

互联网,普及率,移动支付


互联网银行行业分析2159.60%,未来使用和接触网络群众人数仍将持续增长。互联网上网人数规模持续增加,反映着当前我国的社会需求,这为发展互联网银行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矗图3-3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及普及率Figure3-3NumberofInternetusersandpenetrationrateinChina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由于互联网上网人数的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出现了各种互联网应用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比如网络社交软件和各类电商平台等便是互联网时代创新产物。随着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前传统的金融行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逐渐催化着金融业的改革,促使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紧密结合,移动支付便应运而生,而且移动支付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如图3-4所示,2014年移动支付逐渐兴起,产生45.24亿笔移动支付业务,交易金额达到22.59万亿元。而截止到2018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在2018年这一年的时间里处理了605.31亿笔移动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277.39万亿元。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移动支付规模飞速扩大。2018年的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几乎是2014年的14倍,交易金额增长到2014年的13倍左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PI开放银行的积极作用、负面影响及需关注的核心问题——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分析[J]. 吴朝平.  武汉金融. 2019(08)
[2]商业银行践行API开放银行模式的理论分析[J]. 吴兴,陈淼.  北方经贸. 2019(08)
[3]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探析[J]. 李勇璋.  金融经济. 2019(12)
[4]打造数字化“甲胄” 搭建多商业生态共享的开放式金融服务平台[J]. 毛航.  中国金融电脑. 2019(06)
[5]开放银行的发展与挑战[J]. 唐丽华.  中国金融家. 2019(04)
[6]从新网银行看民营银行数字化转型探索[J]. 赵卫星.  当代金融家. 2019(Z1)
[7]新网银行给中小银行零售业务的启示[J]. 姜黎黎,刘芳.  金融经济. 2019(05)
[8]“开放银行”商业模式下中小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研究[J]. 周琰.  海南金融. 2019(02)
[9]新网银行信息科技建设的战略思考[J]. 李秀生.  中国金融电脑. 2018(11)
[10]中国互联网银行消费贷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 林烨晗.  现代商业. 2018(29)



本文编号:3541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541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a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