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银行沈阳分行薪酬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2-01-07 11:51
薪酬以及有效的薪酬管理对于一个组织具有诸多方面有利作用:激励个人、团队从而使组织总体绩效得到改善;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组织文化;推动和方便组织变革的实现;有效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减少员工对薪酬制度的不满、减少矛盾冲突等。或许正是因为薪酬以及薪酬管理对于企业具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银行业亦是如此。2005年Z银行启动了股份制改造的进程,次年,Z银行辽宁省分行根据总行要求和省内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薪点工资、企业福利等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2008年,沈阳分行依据总省行的薪酬管理办法及管理细则,制定了沈阳分行员工薪酬制度改革落地实施方案,并于同年11月平稳落地,且沿用至今。但随着近两年银行业务迅猛发展,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先进的薪酬理念不断渗透,以及员工内部流动需求不断加大等因素,现行的薪酬管理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暴露明显,亟待人力资源部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鉴于此,本文对Z银行沈阳分行薪酬管理体系进行研究,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完善对策,以期对笔者本人及该行未来发展提供有效借鉴。本文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了选题...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薪酬管理的流程
薪酬管理影响因素Fig.2.4Compensationmanagementeffectfactor(1)企业外部影响因素
占比为16.75%; 46?50岁员工134人,占比为9.55%; 50岁以上员工85人,占比为6.06%。如图3.1所示。41-45岁 36-40岁 — r—75% 險 30岁以下 |35. 07%^^ ] /丨丨丨 ,仏一…ra 31-35 岁9.55% = 36-40^6. 06%31—35岁 30岁以下 0 50岁以上丨12. 83% 19. 74%图3.1在岗员:丨:年龄结构Fig.3.1 Staff age structure chartZ银行沈阳分行劳务业务用工的平均年龄为28.35岁,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占比达到75%,整体年龄水平较年轻。其中25岁以下员工158人,占比为30.62%;26?30岁的员工229人,占比为44.38%; 31?35岁的员工71人,占比为13.76%; 36?40岁的员工39人,占比为7.56%; 40岁以上员工19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有商业银行薪酬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J]. 许国平,葛蓉蓉. 金融研究. 2006(12)
[2]国外薪酬研究述评[J]. 王凌云,张龙.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02)
[3]中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分析[J]. 陈学彬. 金融研究. 2005(07)
[4]中国企业薪酬体系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 王琳,沈进. 商业研究. 2005(01)
[5]谈商业银行的薪酬管理[J]. 高慧. 山东经济. 2003(04)
[6]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制改革及激励目标改进[J]. 李华民. 金融论坛. 2003(03)
[7]美国企业薪酬发展的新趋势——整体型薪酬体系[J]. 何燕珍.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3(01)
硕士论文
[1]中国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聂香.黑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74493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薪酬管理的流程
薪酬管理影响因素Fig.2.4Compensationmanagementeffectfactor(1)企业外部影响因素
占比为16.75%; 46?50岁员工134人,占比为9.55%; 50岁以上员工85人,占比为6.06%。如图3.1所示。41-45岁 36-40岁 — r—75% 險 30岁以下 |35. 07%^^ ] /丨丨丨 ,仏一…ra 31-35 岁9.55% = 36-40^6. 06%31—35岁 30岁以下 0 50岁以上丨12. 83% 19. 74%图3.1在岗员:丨:年龄结构Fig.3.1 Staff age structure chartZ银行沈阳分行劳务业务用工的平均年龄为28.35岁,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占比达到75%,整体年龄水平较年轻。其中25岁以下员工158人,占比为30.62%;26?30岁的员工229人,占比为44.38%; 31?35岁的员工71人,占比为13.76%; 36?40岁的员工39人,占比为7.56%; 40岁以上员工19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有商业银行薪酬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J]. 许国平,葛蓉蓉. 金融研究. 2006(12)
[2]国外薪酬研究述评[J]. 王凌云,张龙.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02)
[3]中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分析[J]. 陈学彬. 金融研究. 2005(07)
[4]中国企业薪酬体系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 王琳,沈进. 商业研究. 2005(01)
[5]谈商业银行的薪酬管理[J]. 高慧. 山东经济. 2003(04)
[6]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制改革及激励目标改进[J]. 李华民. 金融论坛. 2003(03)
[7]美国企业薪酬发展的新趋势——整体型薪酬体系[J]. 何燕珍.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3(01)
硕士论文
[1]中国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聂香.黑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74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57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