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银行优势的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6 12:51
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革是已定的大方向,而根据国家“稳定县域”的要求,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改革应坚持以县(市)为统一法人地位不变。考虑到改革初衷,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小银行主体。国外大量研究表明,相较于大中型商业银行,小型商业银行常常在小企业贷款上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简称“小银行优势”)。形成并发挥这种优势是小银行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是小银行优势不是单单依据规模小就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充分发挥的,形成与发挥优势需要具备多项内外条件。因此,要想使我国农村信用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小型农村商业银行,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就应以形成和发挥小银行优势为出发点。这一改革理论依据就决定了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不能照搬大中型银行股份制改革模式。全文有如下主要观点:(1)小银行相对于大银行而言,在对小企业的关系型贷款上具有比较优势。小银行要形成对小企业关系型贷款的比较优势,必须在控制银行内部委托代理成本问题上具有优势。小银行控制银行内部委托代理问题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小银行的组织结构优势、地理位置优势,以及所有权结构优势。同时,还存在影响小银行优势发挥...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大中型银行股份制改革模式
1.2.2 农村信用社多重改革目标能否实现
1.2.3 产权改革与引入竞争优劣之争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结构安排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小银行优势的形成机理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背景
2.1.1 小银行的概念
2.1.2 小银行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
2.1.3 小银行优势的内涵
2.2 小银行优势形成的内在机理
2.2.1 银行的信息优势
2.2.2 小银行优势形成的逻辑框架
2.3 影响小银行优势发挥的外在因素
第3章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优势分析
3.1 农村信用社的比较优势
3.2 农村信用社比较优势的实证初探
3.3 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优势的分析
3.3.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概念与运作流程
3.3.2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具有关系型贷款特征
3.3.3 农信社具有农户小额信贷的业务优势
3.3.4 农户小额信贷优势形成与发挥不完全
3.3.5 促进农户小额信贷优势形成与发挥的注意事项
第4章 农村信用社优势形成与发挥受阻的深层分析
4.1 股权分散与所有权结构缺陷
4.2 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地理位置缺陷
4.3 对不良资产的特殊考虑
第5章 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之完善产权
5.1 明晰产权归属与处置历史包袱
5.2 引入境内战略投资者
5.3 改造资格股
5.4 简化内部治理层级与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第6章 股改之转变管理体制与优化外围环境
6.1 将省联社转变为地方金融监管机构
6.2 放松市场准入促进竞争
6.3 借助政府外力构筑优势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发展模式的终极选择[J]. 周鸿卫,彭建刚. 上海金融. 2008(02)
[2]商业银行治理与贷款选择行为[J]. 张维,王志强.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3]全球银行业产权结构去国有化变革与外部性、软预算约束: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一个阐释性框架[J]. 刘万明,李雪莲. 国际金融研究. 2007(09)
[4]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问题及模式[J]. 田华茂. 中国金融. 2007(15)
[5]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一个制度经济学视角[J]. 刘鹏,温彬. 南开经济研究. 2007(03)
[6]城市商业银行完善股权结构的模式选择[J]. 周仲奇. 浙江金融. 2007(04)
[7]省联社管理模式的误区和影响——穿市场的鞋走计划的路[J]. 高峰. 银行家. 2006(10)
[8]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径依赖”问题[J]. 许圣道. 金融研究. 2006(09)
[9]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J]. 何问陶,黄励岗. 武汉金融. 2006(08)
[10]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贵州省及其样本县的调查分析[J]. 谢平,徐忠. 经济研究. 2006(04)
本文编号:3592694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大中型银行股份制改革模式
1.2.2 农村信用社多重改革目标能否实现
1.2.3 产权改革与引入竞争优劣之争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结构安排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小银行优势的形成机理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背景
2.1.1 小银行的概念
2.1.2 小银行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
2.1.3 小银行优势的内涵
2.2 小银行优势形成的内在机理
2.2.1 银行的信息优势
2.2.2 小银行优势形成的逻辑框架
2.3 影响小银行优势发挥的外在因素
第3章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优势分析
3.1 农村信用社的比较优势
3.2 农村信用社比较优势的实证初探
3.3 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优势的分析
3.3.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概念与运作流程
3.3.2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具有关系型贷款特征
3.3.3 农信社具有农户小额信贷的业务优势
3.3.4 农户小额信贷优势形成与发挥不完全
3.3.5 促进农户小额信贷优势形成与发挥的注意事项
第4章 农村信用社优势形成与发挥受阻的深层分析
4.1 股权分散与所有权结构缺陷
4.2 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地理位置缺陷
4.3 对不良资产的特殊考虑
第5章 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之完善产权
5.1 明晰产权归属与处置历史包袱
5.2 引入境内战略投资者
5.3 改造资格股
5.4 简化内部治理层级与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第6章 股改之转变管理体制与优化外围环境
6.1 将省联社转变为地方金融监管机构
6.2 放松市场准入促进竞争
6.3 借助政府外力构筑优势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发展模式的终极选择[J]. 周鸿卫,彭建刚. 上海金融. 2008(02)
[2]商业银行治理与贷款选择行为[J]. 张维,王志强.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3]全球银行业产权结构去国有化变革与外部性、软预算约束: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一个阐释性框架[J]. 刘万明,李雪莲. 国际金融研究. 2007(09)
[4]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问题及模式[J]. 田华茂. 中国金融. 2007(15)
[5]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一个制度经济学视角[J]. 刘鹏,温彬. 南开经济研究. 2007(03)
[6]城市商业银行完善股权结构的模式选择[J]. 周仲奇. 浙江金融. 2007(04)
[7]省联社管理模式的误区和影响——穿市场的鞋走计划的路[J]. 高峰. 银行家. 2006(10)
[8]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径依赖”问题[J]. 许圣道. 金融研究. 2006(09)
[9]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J]. 何问陶,黄励岗. 武汉金融. 2006(08)
[10]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贵州省及其样本县的调查分析[J]. 谢平,徐忠. 经济研究. 2006(04)
本文编号:3592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59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