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1 09:37
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严峻,老年人失能失智情况不断增多,我国需增加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构建预防基金运行机制,延缓老年人失能失智现象的发生。本文依据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和失能失智程度,以需要预防失能失智风险老年人群体为研究对象,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将筹资、支付、管理和监督作为研究主线,对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进行探讨。首先,界定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概念和内容,阐述它的特点和目标,运用全人理论、积极老龄化理论、需求层次理论,阐明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理论依据。其次,通过介绍我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的发展现状,结合部分试点城市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实践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相关政策不完善;基金筹资规模小、支付标准不统一;管理主体责任不明晰、监管工作乏力;长护预防服务人员短缺、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同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是由于长护预防理念未能树立、预防基金筹资与支付机制的不健全、权责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管理,长护预防资源整合不足。再次,介绍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经验,总结对我国的启示,重视长期照护保险预防服务的发展,开展居家和社区长期照护保...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概述
第一节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相关概念
一、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的概念
二、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概念
第二节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特点及目标
一、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特点
二、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目标
第三节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全人理论
二、积极老龄化理论
三、需求层次理论
第二章 我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实践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我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实践与经验
一、我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发展现状
二、部分试点城市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实践
三、我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经验总结
第二节 我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二、预防基金筹集规模较小,支付标准不统一
三、管理主体责任不明晰,监管工作乏力
四、长护预防人员短缺,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第三节 我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长护预防”理念未能树立
二、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划拨比例较小,支付方式不健全
三、长护预防工作权责分散,未形成统一管理与监督
四、长护预防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化资源短缺
第三章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日本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一、依据“要支援状态”确定保障对象
二、基金筹集与类别化支付
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专门评估与监管
四、日本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启示
第二节 美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一、依据年龄、居住地确定保障对象
二、基金来源与全面支付
三、CMS和州管理署共同管理与监督
四、美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启示
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一、依据身心健康状况确定保障对象
二、基金来源与项目支付
三、以长期照护管理中心为主的整合式管理体制
四、我国台湾地区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启示
第四章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构建
第一节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保障对象
一、根据年龄确定保障对象
二、依据健康状况确定保障对象
第二节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筹资与支付
一、确定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划拨比例及其他筹资渠道
二、根据预防服务项目确定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支付方式
第三节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管理与监督
一、明确医保部门为主管部门,加强多部门合作
二、实行内外监督,严厉打击骗取预防基金的行为
第四节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配套措施
一、健全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相关制度建设
二、加大政府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失能失智的预防意识
三、重视长护预防人才的培养,提升预防服务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金或服务:长期照护保险的给付制度分析[J]. 张文娟,李念.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20(02)
[2]养老服务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J]. 赵滨元,乔世环,张莹. 北方经济. 2020(02)
[3]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分析与思考——基于首批试点城市的比较[J]. 肖瑛琦,蒋晓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02)
[4]公共政策视域下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周泽纯,罗桢妮,刘俊荣. 护理研究. 2019(22)
[5]完善我国特困老人救助供养制度研究——基于美国整合型照护PACE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 夏艳玲.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11)
[6]日本介护保险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启示[J]. 原彰,李建国,陈冲. 卫生软科学. 2019(10)
[7]青岛:探索长护保险的先行者[J]. 廖化,海韵. 中国医疗保险. 2019(10)
[8]美国全方位养老服务计划及对我国医养结合的启示[J]. 杜词,王芳,袁莎莎.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09)
[9]美国医养PACE模式参考[J]. 本刊综合. 城市开发. 2019(15)
[10]上海、成都和南通长期照护试点的调查报告[J]. 覃可可,唐钧. 民主与科学. 2019(02)
硕士论文
[1]医养结合的预防保健服务研究[D]. 葛琳.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高龄化背景下我国台湾地区长期照顾制度发展与反思[D]. 王锦叶.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台湾地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研究[D]. 孙以琳.厦门大学 2017
[4]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D]. 时小喻.青岛大学 2016
[5]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研究[D]. 宋泓娟.青岛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718548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概述
第一节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相关概念
一、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的概念
二、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概念
第二节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特点及目标
一、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特点
二、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目标
第三节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全人理论
二、积极老龄化理论
三、需求层次理论
第二章 我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实践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我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实践与经验
一、我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发展现状
二、部分试点城市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实践
三、我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经验总结
第二节 我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二、预防基金筹集规模较小,支付标准不统一
三、管理主体责任不明晰,监管工作乏力
四、长护预防人员短缺,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第三节 我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长护预防”理念未能树立
二、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划拨比例较小,支付方式不健全
三、长护预防工作权责分散,未形成统一管理与监督
四、长护预防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化资源短缺
第三章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日本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一、依据“要支援状态”确定保障对象
二、基金筹集与类别化支付
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专门评估与监管
四、日本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启示
第二节 美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一、依据年龄、居住地确定保障对象
二、基金来源与全面支付
三、CMS和州管理署共同管理与监督
四、美国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启示
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一、依据身心健康状况确定保障对象
二、基金来源与项目支付
三、以长期照护管理中心为主的整合式管理体制
四、我国台湾地区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启示
第四章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构建
第一节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保障对象
一、根据年龄确定保障对象
二、依据健康状况确定保障对象
第二节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筹资与支付
一、确定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划拨比例及其他筹资渠道
二、根据预防服务项目确定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支付方式
第三节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管理与监督
一、明确医保部门为主管部门,加强多部门合作
二、实行内外监督,严厉打击骗取预防基金的行为
第四节 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配套措施
一、健全长期照护保险预防基金运行机制的相关制度建设
二、加大政府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失能失智的预防意识
三、重视长护预防人才的培养,提升预防服务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金或服务:长期照护保险的给付制度分析[J]. 张文娟,李念.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20(02)
[2]养老服务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J]. 赵滨元,乔世环,张莹. 北方经济. 2020(02)
[3]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分析与思考——基于首批试点城市的比较[J]. 肖瑛琦,蒋晓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02)
[4]公共政策视域下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周泽纯,罗桢妮,刘俊荣. 护理研究. 2019(22)
[5]完善我国特困老人救助供养制度研究——基于美国整合型照护PACE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 夏艳玲.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11)
[6]日本介护保险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启示[J]. 原彰,李建国,陈冲. 卫生软科学. 2019(10)
[7]青岛:探索长护保险的先行者[J]. 廖化,海韵. 中国医疗保险. 2019(10)
[8]美国全方位养老服务计划及对我国医养结合的启示[J]. 杜词,王芳,袁莎莎.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09)
[9]美国医养PACE模式参考[J]. 本刊综合. 城市开发. 2019(15)
[10]上海、成都和南通长期照护试点的调查报告[J]. 覃可可,唐钧. 民主与科学. 2019(02)
硕士论文
[1]医养结合的预防保健服务研究[D]. 葛琳.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高龄化背景下我国台湾地区长期照顾制度发展与反思[D]. 王锦叶.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台湾地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研究[D]. 孙以琳.厦门大学 2017
[4]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D]. 时小喻.青岛大学 2016
[5]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研究[D]. 宋泓娟.青岛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718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71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