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IPC微贷技术植入中国村镇银行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德国IPC微贷技术植入中国村镇银行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我国从2005年开始就对于小额信贷,也就是微型金融信贷项目开始试点。2007年第一家允许私人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新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出现。伴随这几年的试点工作到现在的大力推广、发展,可以说村镇银行将迎来大规模发展的热潮。信贷,作为我国现阶段银行机构的主体业务,也是直接支持我国经济建设的金融工具,风险将成为主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其他条件固定的情况下,合理的信贷技术成为必须。 本文参照德国IPC技术引进过程中的成功案例,通过描述技术特点和引进过程中实施的步骤,以某省B市的A村镇银行技术植入项目为案例,分析了该技术的环境适应性、引入准备、引入过程、优化过程、科学阶段性总结的整个植入过程,力求为我国村镇银行开展微型金融信贷业务在技术引进途径下,提供可参照的案例。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中就存在很多市场化技术的案例。我国一直致力于技术本身的研究和关注,经常发生可行的技术一旦引入,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就其原因,就是技术引进过程的问题被忽略。 本文也希望能够为其他第三产业企业,在技术、理念、文化引进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IPC信贷技术 村镇银行 小、微企业 植入 引进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5
- 1.1 选题背景8-12
- 1.1.1 村镇银行成为新农村金融机构主力军8-10
- 1.1.2 小银行解决大问题10-11
- 1.1.3 微小信贷技术是新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1-12
- 1.1.4 微小信贷技术植入问题12
- 1.2 选题意义12-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2 理论意义13
- 1.2.3 现实意义13-14
- 1.3 研究方案和论文结构14-15
- 1.3.1 论文研究方案和方法14
- 1.3.2 论文框架结构14-15
- 第二章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与贷款技术现状分析15-26
- 2.1 我国村镇银行现状15-19
- 2.1.1 我国村镇银行政策解读15
- 2.1.2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历史15-16
- 2.1.3 村镇银行发展模式渐成型16-17
- 2.1.4 当前村镇银行市场特点17-19
- 2.2 目前村镇银行生存环境---以B 地区发展村镇银行为例19-24
- 2.2.1 业务开展现状20
- 2.2.2 制度建设现状20
- 2.2.3 现阶段发展遇到的问题20
- 2.2.4 B 地区金融发展情况20-21
- 2.2.5 B 市经济金融情况21-24
- 2.3 未来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展望24-26
- 2.3.1 村镇银行“量的突破”24
- 2.3.2 村镇银行必将利用特色服务抢占农村金融市场先机24
- 2.3.3 创新理念推动创新意识24-25
- 2.3.4 经济基础和政策基础成就村镇银行25-26
- 第三章 德国IPC 公司信贷微贷技术特点26-41
- 3.1 国际微贷技术类型26-29
- 3.1.1 福利派的信贷技术26-27
- 3.1.2 商业派的信贷技术27-29
- 3.1.3 当前的国内信贷技术29
- 3.2 德国IPC 微贷技术的发展及现状29-30
- 3.3 微贷技术的主要特点30-37
- 3.3.1 以软硬信息为基础30-36
- 3.3.2 交叉检验为判断方法36
- 3.3.3 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是放贷的唯一依据36-37
- 3.3.4 劳动密集型业务为结果37
- 3.4 IPC 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现状37-38
- 3.5 IPC 技术应用总结38-41
- 3.5.1 微贷技术适合的环境38
- 3.5.2 微贷技术植入关键38-40
- 3.5.3 IPC 技术的设计原理植入40-41
- 第四章 村镇银行植入德国IPC 微贷技术-以B 地区A 村镇银行为例41-51
- 4.1 影响村镇银行植入微贷技术的因素42-44
- 4.1.1 村镇银行理念42
- 4.1.2 目标市场42-43
- 4.1.3 组织结构43-44
- 4.2 准确地植入微贷技术44-47
- 4.2.1 充足的市场分析和调查,对战略和目标市场进行准确定位44-45
- 4.2.2 准确执行技术根植过程中的流程,,产品引进标准化是关键45
- 4.2.3 人才选拔和储备关乎整个业务的成败45
- 4.2.4 培训信贷员的个人知识、技能是贷款成功的关键45-46
- 4.2.5 团队建设和激励机制46
- 4.2.6 合理的预警机制46-47
- 4.3 村镇银行按照设计原理改进和创新信贷技术47-48
- 4.3.1 传、帮、带学徒制47
- 4.3.2 “先固化、后优化”的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降低策略47-48
- 4.3.3 以市场为导向的理性战略48
- 4.3.4 学习微贷技术创建原理48
- 4.4 A 村镇银行引入IPC 技术以后的状态分析48-51
- 第五章 结论51-53
- 5.1 本研究的结论和创新51
- 5.2 今后的研究方向51-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灿钧,张广斌;政策性金融与农村金融服务供给[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3 王芳;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J];金融研究;2005年04期
4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4 董晓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李延敏;中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类淑志;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与重构[D];复旦大学;2005年
7 祝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晗;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防范法律制度[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建星;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2 吴思铭;金融创新的扩散效应对资本市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庆华;“三农”贷款难与村镇银行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岿然;滨州市金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德国IPC微贷技术植入中国村镇银行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6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76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