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分红偏好: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本文关键词: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分红偏好: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摘要】: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首选方式。一般来说,投资者更为关注增发前的定价机制,因其涉及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对增发后的潜在利益侵害行为往往视而不见。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大股东受锁定期、价格信号等因素影响,往往倾向于超发现金股利,可能损害公司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用Logistic统计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上述结论在有大股东参与认购、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这也是我国"一股独大"环境下的必然结果。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建银国际(中国)有限公司风险控制部;
【关键词】: 定向增发 现金股利 利益输送 信息不对称
【分类号】:F275;F832.51
【正文快照】: 引言从1993年允许上市公司配股融资、宝安地产发行首张可转债,到1998允许公开增发融资,再到2006年以来定向增发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股权再融资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2013年末,A股市场累计再融资额超过3.3万亿元,其中88.3%来自于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后。从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章卫东;;定向增发新股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2 杜晓颖;阳雪;;信息不对称代理变量的有效性测度——基于PIN理论的中国股票市场实证检验[J];开发研究;2013年03期
3 于静;陈工孟;孙彬;;股权分置改革改善现金股利掠夺效应的有效性[J];软科学;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果;;盈余管理:国内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2年15期
2 李丰也;孙丹;;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2年09期
3 李丰也;孙丹;;股权再融资、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J];国际商务财会;2012年03期
4 郭思永;;投资者保护、定向增发和财富转移[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2期
5 王克敏;廉鹏;;保荐制度改善首发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了吗?[J];管理世界;2010年08期
6 占美松;梅建安;;盈余管理:国外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7 谢获宝;黄希;;定向增发与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2年27期
8 章卫东;刘珍秀;孙一帆;;公开增发新股与定向增发新股中盈余管理的比较研究[J];当代财经;2013年01期
9 陈华妹;;非公开发行中利益侵占的国内外研究述评[J];财会月刊;2012年36期
10 杨鑫;;定向增发动机与投资者类型实证研究——基于logistic回归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兆国;刘永丽;何威风;;管理者背景特征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育辉;魏志华;吴世农;;定向增发的时机选择、停牌操控与控股股东掏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何威风;;管理者晋升动机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章卫东;邹斌;廖义刚;张蓉星;;定向增发股份解锁后机构投资者减持行为与盈余管理——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解锁的经验数据[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钟子英;管总平;;高管变更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来自1999-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实证分析[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勇;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注入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苏方杰;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代理问题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郑春艳;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黄梅;IPO公司盈余管理动因与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曹立z,
本文编号:612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61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