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G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DFG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型研究
【摘要】:我国证券行业自诞生以来,券商的数量和规模得到了几何倍数的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核心部分。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券商的收入与股票市场行情挂钩,股票市场行情好时,券商赚的盆满钵满,反之则出现营业收入的大幅下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券商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盈利模式,摆脱靠二级市场吃饭的局面。我国通过近年来的证券市场改革,使证券公司的进入门槛大大降低,行业竞争程度逐渐加剧,在这种形式下DFG券商要想获得持续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要对自己的盈利模式进行转型,以适应市场竞争环境,从而赢得长远的发展机遇。本文以DFG券商为例,通过对其市场因素分析、盈利模式、佣金改革、经纪业务创新等方面进行论述,讲解国内券商的盈利模式升级方案,进一步加快其自身发展,提高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通过本文的研究,也可为其他券商提供有益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首先以盈利模式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DFG公司所处行业特殊性进行分析,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论证其在现行盈利模式发展战略下,主要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及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其次,对DFG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找出DFG公司的优劣势,指出今后盈利模式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并对企业下一步的盈利模式发展进行优化,最后提出了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和支撑体系。
【关键词】:证券公司 盈利模式 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8-9
- 1.1.1 研究目的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9-12
- 1.2.1 国外文献综述9-10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0-12
-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12-13
- 1.3.1 研究方法12
- 1.3.2 主要内容12-13
- 1.4 论文预期成果13-14
- 第二章 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国际借鉴与启示14-20
- 2.1 美国券商盈利模式分析14-17
- 2.1.1 美林模式14-15
- 2.1.2 雷曼模式15
- 2.1.3 嘉信模式15-16
- 2.1.4 E-trade模式16-17
- 2.2 国内券商盈利模式分析-以招商证券为例17-19
- 2.3 本章小结19-20
- 第三章 DFG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型外部影响因素20-29
- 3.1 宏观影响启示20-26
- 3.1.1 政策因素20-21
- 3.1.2 经济因素21-24
- 3.1.3 社会因素24-25
- 3.1.4 技术因素25-26
- 3.2 行业竞争影响启示26-29
- 3.2.1 券商竞争因素26-27
- 3.2.2 潜在竞争因素27-28
- 3.2.3 替代因素28-29
- 第四章 DFG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型内部影响因素29-35
- 4.1 公司简介29
- 4.2 公司盈利模式现状29-31
- 4.3 财务情况31-32
- 4.4 组织结构32-33
- 4.5 人力资源33-34
- 4.6 本章小结34-35
- 第五章 DFG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型措施35-41
- 5.1 重新进行企业定位35-36
- 5.2 盈利模式转型目标及业务转型措施36-38
- 5.3 配合业务转型,推进分支机构特色化建设38
- 5.4 加快发展互联网发展模式38-39
- 5.5 经营渠道转型39
- 5.6 营销策略转型39-41
- 第六章 DFG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型保障41-44
- 6.1 优化风控体系,把控核心风险41
- 6.2 完善人力资源体系,推进专业化进程41-42
- 6.2.1 专业人才引进方面41
- 6.2.2 薪酬体系改革方面41-42
- 6.2.3 考核体系完善方面42
- 6.2.4 培训体系规划方面42
- 6.3 加强财务核算管理,,提升资金管理能力42-44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传玉,高蕾;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分析[J];辽宁财税;2003年01期
2 张百祥,赵宪国;对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业的思考[J];经济论坛;2004年15期
3 付良鹏;;外放型证券投资基金业法律体系的比较研究[J];西部金融;2010年03期
4 赵嵩;;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现状的分析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27期
5 宋颂兴;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6 胡国恒;王少芳;;后危机时代证券投资基金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苏商论;2014年06期
7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京成立[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2年06期
8 邹定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形象优化论[J];娄底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9 李建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内部人控制行为探析[J];新金融;2000年09期
10 徐运达;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问题探讨[J];改革与理论;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军耀;蒲勇健;;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持续性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思远;证券投资基金业委员会成立[N];中国证券报;2002年
2 记者 曲德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基金销售要坚守“投资者为上”[N];期货日报;2012年
3 记者 卓尚进;证券投资基金业将进一步规范发展[N];金融时报;2012年
4 ;跻身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特别会员” 协和资产助力房企多元融资[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5 记者 刘泉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国际会员委员会成立[N];金融时报;2014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孙晓霞;第三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在京召开[N];证券时报;2008年
7 中国工商银行基金托管部;开创证券投资基金业美好未来[N];证券日报;2003年
8 记者 郭玉志;证券期货业应制定信息安全应急预案[N];上海证券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曹淑彦;林利军:基金创新应巩固信任关系[N];中国证券报;2014年
10 记者 曲德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京成立[N];期货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晓国;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的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张军;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3 汪光成;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计量与因素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2年
4 梁风波;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功能与绩效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朱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结构—行为—绩效(SCP)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李宪立;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新模型及我国基金中长期业绩评价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对外开放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闫从翔;商业保理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3 马耀蕾;收费权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4 李昕阳;我国私募资产证券化基金的法律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5 盛夏;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6 董红;DFG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型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6年
7 李臻;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8 李全民;《案例》:证券投资基金业绩分析的案例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9 郑方镳;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10 席红辉;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13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61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