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控股信托公司治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有控股信托公司治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有控股信托公司 内部权利关系 外部制度 治理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信托业已成为我国金融行业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在资产规模,还是在业务发展,信托业均取得了质的飞跃。在信托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信托产品因管理不善出现危机的情形也频现报端。纵观信托公司的发展历程,生存与发展的负担依旧沉重。从制度层次上分析,中国信托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仍存在缺陷。如何完善我国信托公司的治理,使信托业早日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坦途是重要的研究课题。而我国信托公司绝大多数由国有资本控股,在所有权与占有权层面,其矛盾具有特殊性。在此研究背景下,研究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治理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立足于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特殊性,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方法指导下,吸收有关国有企业与信托理论的现有研究成果,运用系统抽象法、比较分析法与历史分析法等多重方法展开研究。同时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围绕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特殊权利关系,明确其权能与权利,梳理了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权利关系。即先从国有控股信托公司内部治理的瓶颈,所有权、占有权和经营权的行使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工作。再过渡到国有控股信托公司外部治理中存在的制度供给缺陷,围绕外部竞争机制、监管制度、法律法规一一进行讨论。进而提出国有控股信托公司在现阶段如何完善所有权、占有权、经营权,理顺权利关系,加强外部治理的建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 第一部分阐述了信托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包含信托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以及信托公司所有权与治理的理论渊源。第二部分具体考察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权利关系,从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概念以及特点出发,着重考察各主体的利益博弈,进而研究了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内部权利关系。第三部分立足于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现状,首先回顾了国有控股信托公司发展的历史沿革,接着阐述了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发展现状,最后重点对其治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分析国有控股信托公司权利行使的主要环节——所有权主体控制占有权行使机构、占有权行使机构控制经营者的控制机制来辨析其矛盾与问题,也进一步明确外部治理中的制度供给缺陷。最后一部分则对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内部权利关系与外部制度障碍的完善与优化进行了系统性地研究。现有的信托公司治理研究大多着眼于实践层面,缺乏学理性的研究。笔者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展开思考,在研究的领域、思路与方法上力求创新。在研究领域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内部权利关系,明确了国有控股信托公司不同权利层次上的矛盾,进而对矛盾展开深入分析。同时也理清了国有控股信托公司发展的外部制度供给缺陷,并一一展开论述。从研究的思路上看,对内部权利关系的主要环节——所有权主体控制占有权行使机构、占有权行使机构控制经营者展开分析。在研究方法方面,首先运用马克思系统抽象法,抽象出信托公司发展的一般性,为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治理优化指明了方向。其次,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将信托、证券、保险、银行进行比较分析,明确信托制度的比较优势,在博弈中求发展。再则,运用历史分析方法,考察国有控股信托公司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国有控股信托的发展提供借鉴。最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考察国有控股信托公司内部权利关系的基本矛盾,就其问题提出完善国有控股信托公司治理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控股信托公司 内部权利关系 外部制度 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9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8
- 导论18-26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8-19
- 二、相关研究动态19-24
- 三、本文的框架与方法24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24-26
- 第一章 信托公司治理基本理论26-43
- 第一节 信托的基本内涵与功能26-29
- 一、信托的基本内涵26-28
- 二、信托的功能28-29
-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29-34
- 一、新古典微观理论与企业理论29-30
- 二、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30-32
- 三、委托代理关系与信托关系32-34
- 第三节 公司治理理论34-43
-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34-35
- 二、公司治理的目的—协调企业权利关系35-40
- 三、信托公司所有权与公司治理40-43
- 第二章 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权利关系概述43-53
- 第一节 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概念与特点44-46
- 一、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概念44-45
- 二、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特点45-46
- 第二节 国有控股信托公司各主体博弈分析46-50
- 一、中央政府与股东的博弈46-47
- 二、股东与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博弈47-49
- 三、国有控股信托公司与客户的博弈49-50
- 第三节 国有控股信托公司内部权利关系分析50-53
- 一、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权能与权利50-52
- 二、权利分离的双重性52-53
- 第三章 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现状分析53-78
- 第一节 国有控股信托公司历史沿革54-57
- 一、混业发展阶段54-56
- 二、良性发展阶段56-57
- 第二节 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发展现状57-66
- 一、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经营情况58-62
- 二、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外部挑战62-66
- 第三节 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的治理现状66-78
- 一、国有控股信托公司股权结构66-74
- 二、国有控股信托公司治理结构74-75
- 三、国有控股信托公司组织结构75-77
- 四、国有控股信托公司激励机制77-78
- 第四章 国有控股信托公司治理的症结78-91
- 第一节 所有权主体控制占有权行使机构是主要矛盾78-83
- 一、国有资本所有权与占有权合二为一的矛盾79-80
- 二、所有者股权结构与董事会内部制衡机制的矛盾80-81
- 三、行使占有权的董事会与监督机制缺失的监事会的矛盾81-83
- 第二节 占有权行使机构控制经营者的矛盾83-86
- 一、董事会与经理层(内部人控制)的矛盾83-84
- 二、经营者行政选拔机制与市场化的矛盾84-86
- 三、远大的发展前景与不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矛盾86
- 第三节 国有控股信托公司外部制度供给缺陷86-91
- 一、外部竞争机制不完善86-89
- 二、分业监管机制缺陷89-90
- 三、信托法律不健全90-91
- 第五章 完善国有控股信托公司治理的策略91-108
- 第一节 维护所有权主体权利的行使92-96
- 一、明确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92-94
- 二、建立均衡的股权结构94-95
- 三、强化对所有者权利的保护95-96
- 第二节 完善占有权职能的行使96-99
- 一、以法制明确规定具体占有权行使机构的权限与职责96-98
- 二、强化监事会职能98-99
- 第三节 规范经营权职能的行使99-102
- 一、以法律明确界定经营权的权限99-100
- 二、健全经营者选拔机制和高级经理责任制度100-101
- 三、完善激励约束机制101-102
- 第四节 完善国有控股信托公司外部治理102-108
- 一、在博弈中求发展102-104
- 二、构建长久稳定的外部监管机制104-105
- 三、建立健全信托法律体系105-108
- 结语108-109
- 参考文献109-116
- 致谢116-11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1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向春 ,周小明;信托活动中的主要法律问题与对策[J];中国金融;2001年11期
2 耿 煜,谢忠实;论信托法对信托业的规范意义[J];甘肃金融;2002年05期
3 ;信托及其功能与优势[J];浦东开发;2002年10期
4 徐建伟,苗绘;浅析信托的概念及特征[J];绥化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5 张伟,钟卫东,林春红;信托财产权新探——兼谈信托的所有权问题[J];商业研究;2003年04期
6 钟卫东,张伟;信托的起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趋势[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年01期
7 胡海涛 ,董国华;信托本质初探[J];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06期
8 于萍 ,史文杰;浅议以占有瑕疵财产设立信托的风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12期
9 徐光东;;信托:一个认识框架[J];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04期
10 王保树;;一部鲜活的信托法学教材——评《信托法学》[J];全国新书目;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梅;;信托——一种有效的资本运营制度安排[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2 赵廉慧;;《日本信托法》修改及其信托观念的发展[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3 侯怀霞;;论信托法的历史演进及对我国继受信托法的反思[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4 彭插三;;商业信托的法律特征及规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5 孙飞;;中国信托时代必将莅临[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余辉;;近现代英国信托法的一个重要内容:英国公共受托人的发展[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7 白战伟;;泛资管背景下金融机构竞争与合作——基于信托的视角[A];2014全国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的比较与借鉴[A];财税法论丛(第2卷)[C];2003年
9 席月民;;我国当前信托业监管的法律困境与出路[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10 ;信托之受托人尽职标准研讨会综述[A];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信托法专业委员会会员通讯(第一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刘雁;泛信托时代到来 业界呼吁信托业法尽快出台[N];证券时报;2013年
2 戴萍(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略论信托业监管[N];安徽经济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秦炜;期待大信托时代的来临[N];证券日报;2005年
4 王王;信托市场待规范[N];中国贸易报;2000年
5 叶再春;信托业:“春天”还有多远[N];中国审计报;2004年
6 ;信托股潜力巨大[N];中国证券报;2003年
7 记者 浩民;法制建设和监管政策决定信托业前景[N];中国证券报;2004年
8 记者 叶再春;信托业春天有多远[N];中国证券报;2004年
9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 课题组成员:王连洲 陈雨露 周小明 邢成 曹华 钟向春 程卫东 李招军 邱翼 蔡概还 孟辉 邓举功;法制完善 四大难题破解路径[N];中国证券报;2004年
10 蔡概还;我国要不要信托法[N];法制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的法律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熊俊;中国信托业发展优化的制度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3 吕芳榕;信托·信托产权·信托会计[D];暨南大学;2005年
4 常照伦;两岸信托法制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李勇;信托业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陈琼;信托监管中的市场约束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孙宜府;离岸信托资料处理的法律分析与建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8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吴真;公共信托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晓云;公司向信托的回归[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东升;我国家族信托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易华清;我国专利信托运行模式中法律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黄凯凯;隐名出资问题的信托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4 吴梦曦;美国特殊需要信托权益人内部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李福慧;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刘园洁;民事诉讼信托理论与制度构建[D];山东大学;2015年
7 周晓黎;信托受益权的流转[D];山东大学;2015年
8 邬京京;中国家族信托财富管理模式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9 汪圆;英美信托法受托人谨慎义务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宋辉;我国家族信托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36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63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