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基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讨论
本文关键词: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基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讨论
更多相关文章: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目标制 货币调控
【摘要】:金融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一度加大,央行货币政策调控陷入多重的两难困境。管理通胀预期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具备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的优势,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条件。"社会融资总规模"指标的提出,表现了当局货币调控的决心。有效调控通货膨胀需对我国货币政策运作框架作出适时调整。我国应考虑分阶段、有过渡地推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适时构建、测算并公布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以有效管理通胀预期。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南通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目标制 货币调控
【基金】: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后金融危机时代南通制造业发展方向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ANT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22.0;F822.5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理论上,高通货膨胀不仅会使社会的整体经济福利下降,人们的生活状况恶化,还会重新分配社会财富,使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严重损害正常的经济信用关系,阻碍长期的经济增长。价格的持久稳定是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前提(Fischer,1993)。基于这一理念,建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奚君羊,刘卫江;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思考——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J];财经研究;2002年04期
2 卢宝梅;;通货膨胀目标制、资产价格膨胀和货币政策反应[J];经济学动态;2008年03期
3 何孝星;赵颖楠;;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困境与通货膨胀应对政策的新取向[J];经济学动态;2011年09期
4 陈利平;;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能解决我国货币政策低效率问题——一个基于政策时滞和扰动冲击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年04期
5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6 栗亮;;后危机时代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的偏离——基于长期通货膨胀趋势的解释视角[J];科技与企业;2014年07期
7 龚秀国;蔡若凡;;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美元汇率战略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王中华,莫学斌;我国宜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框架[J];上海金融;2002年11期
9 杨建明;通货膨胀钉住制度:一个新兴的货币政策框架[J];世界经济;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腾飞;;货币政策价格效应的有效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井百祥;任为;王伟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相关性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李钊,王舒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框架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3年15期
4 崔百胜;;通货膨胀定标及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5 刘春季;;我国货币中性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6 许先普;;通货膨胀目标制宜于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吗?——基于弹性目标规则分析框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钟弥嘉;;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7期
8 曾辉,刘洋;从操作工具看中国货币政策改革[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9 夏新斌;;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财经科学;2007年07期
10 刘海莺;张华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迫切性及困境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荔;田岗;侯利英;;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2000—2004)——兼论“三元悖论”下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邱崇明;张亦春;牟敦国;;资产替代与货币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4 王国松;;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5 杜朝运;罗海;;信贷配给理论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戚丛丛;;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货币政策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松林;龚承刚;李松华;;货币政策及其外生冲击传导——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视角[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8 庞晓波;李东元;;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实证检验与识别[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9 陈利平;;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能解决我国货币政策低效率问题——一个基于政策时滞和扰动冲击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4期(总第26期)[C];2007年
10 戴金平;金永军;刘斌;;资本监管、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蔡洋萍;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基于模型不确定性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范建华;股票市场稳定性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6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8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9 白雪飞;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金融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素琴;货币错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云婷;基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我国货币政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屈玲;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鹏超;关于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问题的探讨[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吕小锋;利率规则在我国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明;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仁慧;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比较及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贺瑞妮;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一飞;我国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影响的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戚丛丛;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货币政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汪洋;中美经济刺激计划工具的比较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兰;贾茜;;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8年09期
2 陈磊;侯鹏;;量化宽松、流动性溢出与新兴市场通货膨胀[J];财经科学;2011年10期
3 奚君羊,刘卫江;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思考——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J];财经研究;2002年04期
4 吴晶妹;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J];财贸经济;2001年07期
5 孙泽蕤,欧阳令南;货币传导机制及其传导过程中的资源配置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10期
6 何正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J];财经科学;2012年10期
7 许云霄,秦海英;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视野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J];经济科学;2003年02期
8 汪进;尹兴中;;流动性过剩、全球经济再平衡——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金融新格局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年06期
9 瞿强;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2001年07期
10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通货膨胀目标制实践经验的国际考察[J];当代财经;2007年10期
2 李小全;杨盼盼;李鉴羽;;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7年10期
3 王莎;;中国离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还有多远[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2期
4 卢艳茹;;当前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22期
5 徐亚平;;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操作模式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05期
6 刘颖卓;闫国柱;;浅谈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否适合当前的中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5期
7 徐泽东;;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年02期
8 高士成;;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的微观基础概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9 张晶;;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应性[J];企业导报;2010年08期
10 郑雨玮;;浅析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尹继志;;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与实践评析[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新松;;通货膨胀目标制:一个可能的最优货币政策操作规则[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蕾;;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对金融调控法律制度的影响[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4 刘东华;;新兴市场国通货膨胀目标制政策实践的国际考察及在我国的应用探讨[A];转型·创新·改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12年
5 陈利平;;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能解决我国货币政策低效率问题——一个基于政策时滞和扰动冲击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4期(总第26期)[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媛玫;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N];金融时报;2007年
2 马德伦(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经验》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3 万磊;通货膨胀目标制暂不适于中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丁志杰 张曙东;通胀目标制成为新兴市场国家新宠[N];金融时报;2005年
5 宋焱;周小川:目前不宜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N];金融时报;2006年
6 史晨煜;米什金:顶尖金融学家和美联储决策者[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马德伦;和巴西央行副行长亚历山大·斯瓦茨曼先生的一段对话[N];金融时报;2006年
8 宋焱;中国当前是否需要通胀目标制?[N];金融时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孙铭 ;周小川回应“目标冲突困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10 汪晓波;从危局中突围的美联储逻辑[N];上海证券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明;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肖曼君;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卢宝梅;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孙丽;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艳;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与实践综述以及我国的选择[D];复旦大学;2008年
2 谭荣;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经验及在我国的前景[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江涛;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对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俎景川;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普君;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陈欣;通货膨胀目标制与金融稳定[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庄培;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亚洲的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胡昆;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9 刘仁慧;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比较及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龙菲菲;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我国的适用性探讨[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04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704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