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哈尔滨办事处投行业务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22:00
本文关键词: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哈尔滨办事处投行业务发展研究
【摘要】: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是财政部于1999年成立的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哈尔滨办事处是其设立在黑龙江省的分支机构,于2000年3月挂牌成立,在成立之初负责处置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剥离的不良资产,2005年之后又收购并处置了中国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的商业化不良资产包。2012年,在政策性资产处置任务全面收尾后,按照国家发展政策,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开始走上了商业化市场化道路,在新业务的探索过程中,投行业务成了长城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和业务方向,形成了资产经营管理、阶段性投融资、特色化中间业务以及专业化平台公司业务等多种业务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加深,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调整,资产管理、重组并购、证券发行等投行业务面临着充足的市场机遇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形势下,本文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哈尔滨办事处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开展的债转股、财务性投资、财务顾问、参与定向增发等投行业务模式进行研究,分析长城公司哈尔滨办事处开展投行业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提出了其在开展投行业务所面临的缺乏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产品结构单一、客户拓展及服务能力不足、投行专业人才储备不足、风控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并对上述问题成因进行剖析,指出其在经营范围约束、业务起步较晚、资金限制、地域影响及思想观念转变等方面的制约和限制。根据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哈尔滨办事处自身情况,结合黑龙江省地域经济情况,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投行业务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包括要明晰投行业务发展规划,加大创新力度构建产品体系,同时着力提升客户营销及服务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对于促进其投行业务发展、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业务体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资产管理公司 投行业务 业务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9-10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3.1 投资银行理论10-11
- 1.3.2 关于资产管理公司投行业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14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14-15
- 1.5 本文结构框架15-17
- 第2章 投行业务概述及长城公司哈尔滨办事处投行业务开展情况17-29
- 2.1 投资银行业务概述17
- 2.2 我国投行业务发展现状17-19
- 2.3 长城公司哈尔滨办事处投行业务发展情况19-25
- 2.3.1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基本情况19-21
- 2.3.2 长城公司哈尔滨办事处基本情况21-22
- 2.3.3 长城公司哈尔滨办事处投行业务情况22-25
- 2.4 长城公司哈尔滨办事处投行业务内外部环境分析25-28
- 2.4.1 长城公司哈尔滨办事处投行业务外部环境分析25-26
- 2.4.2 长城公司哈尔滨办事处投行业务内部条件分析26-28
- 2.5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长城公司哈尔滨办事处投行业务开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29-38
- 3.1 问题29-33
- 3.1.1 业务模式方面29
- 3.1.2 产品方面29-30
- 3.1.3 客户方面30-31
- 3.1.4 人才队伍方面31-32
- 3.1.5 风控体系方面32-33
- 3.2 问题成因剖析33-37
- 3.2.1 经营范围约束33-34
- 3.2.2 投行业务起步较晚34-35
- 3.2.3 资金限制35-36
- 3.2.4 黑龙江区域经济影响36
- 3.2.5 意识观念转变缓慢36-37
- 3.3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长城公司哈尔滨办事处投行业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38-51
- 4.1 明晰投行业务定位及发展思路38-41
- 4.1.1 规划可持续发展投行业务模式38-39
- 4.1.2 投行业务以不良资产收购为切入点39-40
- 4.1.3 发掘地区资源优势40-41
- 4.1.4 充分利用公司全牌照资源41
- 4.2 加大创新力度构建产品体系41-46
- 4.2.1 打造并购重组特色品牌42-44
- 4.2.2 扩大资产管理业务44-45
- 4.2.3 创新业务品种45-46
- 4.3 提升营销及服务能力46-48
- 4.3.1 加强客户营销46-48
- 4.3.2 提高服务能力48
- 4.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48-49
- 4.4.1 优化人员配置结构48
- 4.4.2 人才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48-49
- 4.4.3 加强培训和实践锻炼结合49
- 4.4.4 优化绩效薪酬制度49
- 4.5 建立健全风控体系49-50
- 4.6 本章小结50-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6
- 后记56-57
- 个人简历57
本文编号:787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78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