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银行广州分行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改进方案
本文关键词:ZS银行广州分行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改进方案
更多相关文章: ZS银行广州分行 中层管理人员 绩效管理 平衡记分卡
【摘要】: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作为在企业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发展与运行的关键,是否能调动中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也就成了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建立高效的中层管理人才绩效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ZS银行广州分行中层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在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该行中层管理人员的特点,试图建立一套适合中层管理人才绩效管理体系。在论述的过程中,首先对常用的绩效管理方法进行了回顾介绍。接着对ZS银行广州分行发展概况、组织结构、中层管理人员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ZS银行广州分行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现状,剖析了ZS银行广州分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绩效管理循环体系不完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缺少有效的绩效沟通、绩效评估目的存在错位、绩效考评结果应用不足等等。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ZS银行广州分行缺少对现代绩效管理理念的深刻理解、分行沿袭了银行行业陈旧体制下的弊端、内部存在绩效管理的阻碍因素、对中层管理人员有关绩效管理知识的培训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利用平衡记分卡考核方法对ZS银行广州分行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及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优化设计。最后,按照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的逻辑,建立起了ZS银行广州分行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制度。同时,根据新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从文化、培训与技术、制度等方面提出了ZS银行广州分行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方案的实施保障。
【关键词】:ZS银行广州分行 中层管理人员 绩效管理 平衡记分卡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F832.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5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绩效管理文献综述11-13
- 1.2.1 国外文献11-12
- 1.2.2 国内文献12-13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3-15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2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15-22
- 2.1 相关概念界定15-17
- 2.1.1 绩效15-16
- 2.1.2 绩效管理16-17
- 2.2 银行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的特点17-18
- 2.2.1 银行中层管理人员的界定17-18
- 2.2.2 银行中层管理人员的特点18
- 2.3 绩效管理的常用方法18-22
- 2.3.1 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18-19
- 2.3.2 平衡记分卡19-20
- 2.3.3 目标管理法20-21
- 2.3.4 360度评估21-22
- 3 ZS银行广州分行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22-33
- 3.1 ZS银行广州分行人力资源管理概况22-26
- 3.1.1 银行组织构架22-23
- 3.1.2 银行人员构成23-25
- 3.1.3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情况25-26
- 3.2 ZS银行广州分行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现状26-29
- 3.2.1 绩效管理的模式26-27
- 3.2.2 绩效管理的方法与内容27-29
- 3.3 ZS银行广州分行中层管理人员现有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29-31
- 3.3.1 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29
- 3.3.2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29-30
- 3.3.3 绩效管理循环体系不完善30
- 3.3.4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绩效沟通30-31
- 3.3.5 绩效评估目的错位31
- 3.3.6 绩效考评结果应用不足31
- 3.4 ZS银行广州分行绩效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31-33
- 3.4.1 缺乏对现代绩效管理理念的深刻理解31-32
- 3.4.2 沿袭了银行行业在陈旧体制下的弊端32
- 3.4.3 内部存在绩效管理的阻碍因素32
- 3.4.4 对中层管理人员有关绩效管理知识的培训缺乏32-33
- 4 ZS银行广州分行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方案设计33-48
- 4.1 ZS银行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原则33-34
- 4.2 ZS银行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平衡计分法模型设计34-41
- 4.2.1 中层管理人员使用平衡记分卡的可行性分析34-35
- 4.2.2 中层管理人员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指标设计35-38
- 4.2.3 中层管理人员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指标权重设计38-41
- 4.3 ZS银行广州分行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制度的构建41-48
- 4.3.1 绩效计划制度41-43
- 4.3.2 绩效实施与管理制度43-44
- 4.3.3 绩效考核制度44-46
- 4.3.4 绩效反馈制度46-48
- 5 ZS银行广州分行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方案实施保障48-51
- 5.1 文化保障48
- 5.2 培训及技术保障48-49
- 5.3 制度保障49-51
- 6 总结与展望51-53
- 6.1 总结51
- 6.2 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珍妮·达克;激活中层管理人员[J];散装水泥;2001年02期
2 ;顾问[J];领导文萃;2001年09期
3 彭光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工作实绩考核方法研究[J];电力技术经济;2001年03期
4 许玉丽,王兰红;如何发挥银行中层管理人员的作用[J];经济论坛;2004年16期
5 蔡蓉蓉;如何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J];饭店现代化;2004年12期
6 丁萍芳;;试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有效激励[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王展;;中层管理人员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J];轻工标准与质量;2006年Z1期
8 郑洁;陈敏;申广祝;薛雪;;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满意度与激励问题调研[J];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05期
9 赵昌洲;吴艳;;如何提高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的看法和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8年34期
10 吴德明;;如何提升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翠平;;中层管理人员评议模型的实证分析[A];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管理及综合卷)[C];2012年
2 郇成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手册式管理方法[A];第十六届六省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宋永丽;李永鑫;;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时间管理倾向与自尊、自我效能感、工作倦怠:中介作用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张天;曲夏夏;王丽萍;刑占军;;16PF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预测效度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吴荣先;富萍萍;杨永康;周健;;文化的九个维度[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珍妮·达克;激活中层管理人员[N];中国妇女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窦华;集团公司召开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会议[N];铜陵有色报;2011年
3 白静;淮海公司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量化考核[N];长治日报;2007年
4 赵亚斌;中层管理人员精简调整波澜不惊[N];中国石化报;2005年
5 通讯员 黄敏;湘东公司加强干部管理重沟通[N];中国电力报;2006年
6 朱琳;河南网通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业绩考核[N];人民邮电;2007年
7 李慧良;维特衡器优选中层管理人员[N];长治日报;2008年
8 罗亚;道孚林业局公开竞聘中层管理人员工作顺利完成[N];甘孜日报(汉文);2008年
9 李波;凤凰山矿业公司加大中层管理人员考核力度[N];铜陵有色报;2011年
10 李山洪;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应培养战略思维能力[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文涛;省联通维护中心中层管理人员素质模型及测评方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2 董铖昊;永通特钢中层管理人员激励优化方案[D];郑州大学;2015年
3 陈裕仁;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层管理人员的胜任素质评价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4 瞿海军;基于KPI的苏州华品电子科技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评方案设计[D];吉林大学;2016年
5 王攸欣;DELYT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谢禹婷;CYR电厂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李红艳;L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8 李洪军;中国电信W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9 瞿许杰;金地集团南京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10 徐丽芳;云天化国际中层管理人员多维度测评体系建设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03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803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