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网络融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竞争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8:05

  本文关键词:网络融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竞争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融资 商业银行 影响 策略选择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以大数据金融、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等新型的互联网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形成了错位竞争的格局,这种错位竞争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中以互联网企业的网络融资为典型代表,这种网络融资是传统线下融资的一种网络化,是个人或者企业等通过网络平台所进行的各项融资活动。这种融资活动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是顺应小微企业以及个人需求的时代产物,同时也对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互联网金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给商业银行的传统金融服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研究商业银行如何根据经营环境和内部条件,制定有效的信贷业务发展战略,对其获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这种新型的网络融资进行分析和探讨,内容包括这一行业的现状、特点以及趋势等,在此基础上剖析其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同时,商业银行也在这一潮流中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多家银行在积极探索和发展网络贷款。但由于受商业银行传统信贷经营理念的影响,其网络化的信贷业务必然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的提高以及规模的扩大。在文章结构上,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是对国内外有关于网络融资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主要对本文的网络融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及对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优序融资理论以及规模歧视理论。第三章对国内外网络融资的发展现状以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商业银行为了应对互联网企业网络融资而建立的自己的融资平台,并对其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网络融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包括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以及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第五章作为本文的重点,分析了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企业网络融资给其带来冲击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最后是对本文研究的一个总结,主要突出商业银行应该意识到网络融资对其信贷业务形成的挑战,积极转变经营理念,主动适应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消费行为以及需求的转变,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面对互联网金融的风生水起,真正困扰传统商业银行的不是技术,而是思想和心态。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网络融资业务,应从封闭转向开放,从被动转向主动,真正把产品、服务跟用户需求和体验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业务架构调整,真正使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思维在银行业起到革新作用。所以本文在对互联网企业网络融资与银行自身的网络信贷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商业银行在未来互联网金融竞争中应该采取的措施,重点在于突破传统信贷业务的运作方式,将互联网的思维充分运用到信贷业务中去,运用互联网新思维,将自身的信贷经营模式、融资渠道和范围、网络融资的风险控制以及人才团队进行转变,迎接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开发出更加全面的网络融资服务以及丰富的网络融资产品,推动商业银行的网络信贷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网络融资 商业银行 影响 策略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4;F724.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前言11-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12-16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2-13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3-15
  • 1.2.3 文献述评15-16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6
  • 1.3.1 研究思路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4 创新点16-17
  • 第二章 网络融资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17-19
  • 2.1 网络融资的概念界定17
  • 2.2 网络融资的理论基础17-19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17
  • 2.2.2 优序融资理论17-18
  • 2.2.3 规模歧视理论18-19
  • 第三章 网络融资的发展现状及特点19-30
  • 3.1 网络融资的发展现状19-24
  • 3.1.1 网络融资在国内的发展现状19-20
  • 3.1.2 网络融资在国外的发展现状20-24
  • 3.2 网络融资发展的特点24-27
  • 3.2.1 国外网络融资发展的特点24-25
  • 3.2.2 我国网络融资发展的特点25-26
  • 3.2.3 网络融资发展状况分析26-27
  • 3.3 商业银行网络融资发展现状27-29
  • 3.4 商业银行在发展网络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9-30
  • 第四章 网络融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30-35
  • 4.1 网络融资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30-31
  • 4.1.1 商业银行的中介功能受到挑战30
  • 4.1.2 商业银行网络渠道的安全性面临严峻考验30-31
  • 4.1.3 瓜分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31
  • 4.1.4 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服务模式造成冲击31
  • 4.2 网络融资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31-35
  • 4.2.1 商业银行的网络金融发展,迎来“大数据”机遇32-33
  • 4.2.2 拓展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提升利润空间33
  • 4.2.3 提升银行原有的优势33
  • 4.2.4 激发银行进行战略转型33-35
  • 第五章 商业银行应对网络融资的策略选择35-44
  • 5.1 挖掘和运用银行自身的大数据35-37
  • 5.1.1 充分认知大数据技术的价值35-36
  • 5.1.2 运用大数据发展自身的信贷业务36-37
  • 5.1.3 充分重视大数据技术37
  • 5.2 加强与网络融资平台的合作37-38
  • 5.2.1 发挥优势,谋求合作37-38
  • 5.2.2 开发网络市场38
  • 5.2.3 通过合作实现范围经济38
  • 5.3 优化信贷业务经营模式38-40
  • 5.3.1 转变思维,简化信贷业务流程39
  • 5.3.2 注重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39
  • 5.3.3 推进信贷经营智能化转型39-40
  • 5.4 拓宽网络融资的渠道和范围40-41
  • 5.4.1 重视信贷物理网点的建设40
  • 5.4.2 重视移动金融建设,开发手机贷40
  • 5.4.3 整合资源,,将网络融资向大型企业渗透40-41
  • 5.5 重视网络融资风险,提高风险管控能力41-42
  • 5.5.1 重视新型风控技术41
  • 5.5.2 创新网贷风险控制机制41-42
  • 5.5.3 将风控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42
  • 5.6 打造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人才团队42-44
  • 5.6.1 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43
  • 5.6.2 对人员进行配置转型43
  • 5.6.3 健全培训管理制度43-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9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9-50
  • 致谢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玉山,王倩;我国网络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2年06期

2 齐华宁,赵文利;网络金融的系统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20期

3 李昕,王媛,杨蕊;网络金融监管的理论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5年26期

4 高文思;;浅谈网络金融发展的发展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年30期

5 崔玮;;网络金融的特点及风险浅析[J];才智;2010年20期

6 许瑞;;网络金融的发展与趋势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07期

7 冯元;;试析网络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年10期

8 梁云林;;试析网络金融投资的要点[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15期

9 侯婷艳;刘珊珊;陈华;;网络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财政;2014年02期

10 刘金桥;;网络金融风险的问题与防范[J];魅力中国;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赖梁盟;;网络犯罪的特点及防控[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静生;我国网络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N];经济参考报;2003年

2 实习生 郝爽;网络金融能否挑战传统金融?[N];科技日报;2013年

3 记者 卢晓平;金融保险:不断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N];上海证券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王荣;前三季网络金融钓鱼诈骗激增[N];中国证券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高卫民;网络金融或成理财新方向[N];安徽经济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王冠 张月光 见习记者 黄斌;融入式电商金融? 中行网络金融战略拆解[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7 冯静生;网络金融切忌增量不增质[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程瑞华;网络金融 再筑辉煌[N];金融时报;2002年

9 冯静生;网络金融存在五大问题[N];上海金融报;2003年

10 赵燕凌;网络银行:危险游戏讲究安全玩法[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雷;网络金融的国际比较与借鉴[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赖观荣;网络经济时代的投资选择与管理[D];厦门大学;2001年

3 欧阳勇;网络时代银行中介功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王小燕;基于模糊评价的网络银行顾客信任度量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尹龙;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网络金融理论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苏苏;我国民间网络借贷风险防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石雅君;中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赵磊;网络金融对荆州市农村银行业的影响分析[D];长江大学;2015年

4 林升;网络借贷平台法律问题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5 于冰;我国小微企业网络融资模式及创新案例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6 聂炜平;网络互助融资平台信用风险成因及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骆朝伟;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吴志坚;网络借贷的担保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秦婷;基于工商银行的网络银行三维监管体制构建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10 裴昭华;网络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08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808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8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