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美联储QE退出风险、路径选择及其对华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9 11:22

  本文关键词:美联储QE退出风险、路径选择及其对华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美联储 量化宽松 美国经济 中国经济


【摘要】: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为美联储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QE)创造了有利退出条件,但QE退出操作仍面临多重风险和挑战,其退出时机、退出规模与速度的把握考验着美联储的智慧与决心。预计美联储将分三个阶段逐步实现QE退出。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必然给新兴市场带来金融风险,中国经济也将面临诸多潜在冲击和压力。中国应抓住美QE退出的过渡期,早做因应之策,增强自身抵御风险冲击能力。
【作者单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
【关键词】美联储 量化宽松 美国经济 中国经济
【分类号】:F827.12
【正文快照】: 2013年12月,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the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正式宣布缩减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的规模,正式开启量化宽松(QE)退出。但在目前美国失业率较高、房地产市场不振、通胀水平过低、资产负债表风险陡增和政策存在成本压力的形势下,美联储QE退出面临多重挑战。Q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先安;;经济复苏堪忧 宽松政策重启[J];证券导刊;2010年31期

2 谢贵章;余永华;;浅析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及负面影响[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8期

3 张茂荣;;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J];国际资料信息;2011年03期

4 雷达;;危险的赌博还是超乎寻常的策略——评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低利率货币政策[J];西部论丛;2010年09期

5 ;扼住量化宽松的咽喉[J];甘肃金融;2010年11期

6 卢栎仁;朱社员;;美联储两轮QE时期美中两国经济特点分析[J];产权导刊;2011年06期

7 赵雪芳;;美元贬值与美元处境——访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毕吉耀[J];中国金融;2008年03期

8 易晓阳;;美国开动印钞机 各国积极迎战“热钱”洪流[J];国际融资;2011年01期

9 李云林;;美欧的货币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06期

10 林海仁;;美制“量化宽松”祸水必将殃及全球[J];价格与市场;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刘雪静;;本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对美联储利率调控政策的反思[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2 李扬;彭兴韵;;解析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及其货币政策理念[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3 邱询昱;赵帆;;美联储中性货币政策特点及运行实效[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兰智;;刍议如何完善人民银行现金供应模式[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5 尹宏祯;;论美国利率政策与人民币利率政策[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章嘉琳;;美国利率、经济走势及对华经贸政策[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绍飞;王仁贵;;美国量化宽松的中国应对[A];中国经济年会(2010-2011)会刊[C];2011年

8 阳建勋;;《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现代化蓝图》评析与启示[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陈岱松;陈献茗;;试论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兼谈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10 马红霞;;美国混业金融集团的风险特点及其监管创新[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继汇;美联储褐皮书显示 美国经济复苏乏力[N];中国证券报;2011年

2 木子 本报特约财经观察员;“糟糕经济”背后有阴谋[N];中国经营报;2011年

3 执笔记者 尚军 参与记者 牛海荣 蒋旭峰 李明 王亚宏 刘恺 陈寅;美第三轮量化宽松预期升温[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记者 嵇晨;屋漏偏逢雨:不利数据重创欧美股市[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记者 肖妍茹;美元无序下跌 非美货币“被升值”[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6 中国农业银行外汇交易员 张志刚;汇市展开“火箭”行情[N];华夏时报;2008年

7 汇荣概念首席分析师 宋德才;欧元能否继续回升[N];证券日报;2003年

8 记者 肖妍茹;就业不支持紧缩 美元沉重下行[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9 刘晓忠;靠通胀维持增长幻觉得不偿失[N];证券时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勤峰;年线转瞬即失 美元多空各执一词[N];中国证券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庆海;美联储金融危机救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严维石;美联储信息优势与其货币政策目标[D];复旦大学;2006年

3 赵高翔;政府金融救助研究:理论与经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臧慧萍;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历史演进[D];吉林大学;2007年

5 危勇;基于道德风险视角的最后贷款人救助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陆蓓;提高透明度的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戴建军;我国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焦巍;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效率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9 张鹏;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谢杰斌;中央银行沟通: 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庆丰;数次经济危机中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表现[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峗;美联储应对次贷危机的金融救助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高翔;20世纪中后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4 戴洵;2007-2009金融危机背景下美联储救助政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清雅;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陈欢;美国非传统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虞斐;2007-2010年美联储非传统型货币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王晶;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D];吉林大学;2012年

9 王志鑫;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熊小雅;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评估与现实借鉴[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20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820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7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