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人贷的借贷成功影响因素分析及投资决策推荐
本文关键词:基于人人贷的借贷成功影响因素分析及投资决策推荐
【摘要】:近几年P2P网络借贷迅速崛起,已经是人们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P2P网络平台的诞生,实现了资金出借者与资金需求者的直接交易,相对于传统融资来说投资渠道更为便捷,为出借者带来更高收益。但是面对网络上众多的借款标的,资金出借者如何通过已有信息判断出借资金的标的是否能够成功。同时在出借成功的前提下,如何能够有效的评价出借资金的标的收益与风险,在标的之间进行选择获取期望收益,这更值得我们关注。目前关于P2P网络借贷的探讨焦点主要汇集在借贷行为及政府对网络平台监管层面上,缺乏站在资金出借者角度判断出借标的的借贷成功率,测算收益与风险,为其提供决策意见的研究。本文站在资金出借者角度,试图为其寻找有效方式来测算出借标的的借贷成功概率并进行有效投资。因此,本文首先通过逻辑回归模型构建借贷成功的影响因素模型,基于人人贷平台历史数据的借款属性,研究影响借贷成功的因素。其次在测算出借标的借贷成功概率的基础上运用数学上的核权重模型,通过相似性度量,对于新出借标的与历史成功的出借标的的相似性赋予权重,得到新的出借标的的收益与风险,最后运用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求出基于人人贷平台上的投资组合,对具有不同风险偏好下的资金出借者推荐标的组合。实证结果表明,在影响借贷成功的因素中,资金出借者的关注焦点在于标的金额、利率、期限、成功次数和流标次数等,并通过ROC曲线度量预测精度,模型拟合较好。因此资金出借者可以通过借款属性信息,对打算出借资金的借款标的有直观的判断,判断其是否能够出借成功。其次在核权重模型下通过不断测试选取最优带宽、将线性回归收益率预测模型与核权重模型的评估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基于传统信贷分级模型及聚类后的分级模型对投资组合的测度,表明核权重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最后,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出借者,给出效用最大化的投资方案,并引入无风险利率,给他们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 借贷成功率 投资组合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24.6;F83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8-9
- 1.2 P2P网络借贷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9-12
- 1.2.1 网络借贷国外研究综述9-11
- 1.2.2 网络借贷国内研究综述11-12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12-14
- 第2章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的理论基础14-26
- 2.1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14-17
- 2.2 P2P网络借贷的主要模式17-23
- 2.2.1 国外主要模式17-19
- 2.2.2 国内主要模式19-23
- 2.3 P2P网络借贷行为的理论基础23-25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23-24
- 2.3.2 社会交换理论24
- 2.3.3 行为金融理论24-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人人贷平台下投资者借贷成功影响因素分析26-45
- 3.1 借贷成功影响因素模型构建26-38
- 3.1.1 数据的选取与变量描述26-35
- 3.1.2 网络借贷成功影响因素假设35-37
- 3.1.3 逻辑回归模型37-38
- 3.2 基于逻辑回归的借贷成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38-44
- 3.2.1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38-42
- 3.2.2 假设结果检验42
- 3.2.3 模型效果检验42-44
- 3.3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人人贷网络借贷成功下的投资者决策推荐45-61
- 4.1 核权重模型的基本构建45-47
- 4.1.1 核回归的局部估计45-46
- 4.1.2 相似性的度量和权值的计算46-47
- 4.2 基于核权重模型下的投资者决策推荐模型47-49
- 4.2.1 核权重下的收益与风险47-48
- 4.2.2 网络借贷下的投资者决策推荐模型48-49
- 4.3 投资者决策推荐模型实验分析49-60
- 4.3.1 实验步骤49-51
- 4.3.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51-60
- 4.4 本章小结60-61
-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毅敏;王锦;;网络借贷的发展及中国实践展望研究[J];华北金融;2011年02期
2 人民银行沧州市中支课题组;张金恒;崔晓卫;;网络借贷监管的法律思考[J];河北金融;2014年04期
3 伍兴龙;;我国网络借贷发展现状与监管路径探析[J];南方金融;2013年03期
4 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张金恒;崔晓卫;;加强网络借贷监管的法律思考[J];河北金融;2014年07期
5 胡士华;李伟毅;;异质型借贷主体、借贷交易成本与借贷匹配——基于农村中小企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1年08期
6 孙英隽;苏颜芹;;微金融的发展趋势:网络借贷[J];科技与管理;2012年01期
7 夏长久;;我国网络借贷平台性质、监管及法律责任问题浅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8 向立力;王鑫;;证券借贷交易制度的法律分析、制度构建和风险防控[J];金融与经济;2011年11期
9 胡士华;卢满生;;信息、借贷交易成本与借贷匹配——来自农村中小企业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1年10期
10 王鹏飞;;借鉴国外管理经验 完善我国网络借贷监管体系[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强;海外债券借贷业务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N];金融时报;2006年
2 姚克铭;债券借贷业务的引入及其优势[N];金融时报;2006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经济学博士 吴庆;完善监管 发挥网络借贷“微金融”作用[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罗进 清溪;银行间债市将有望引入债券借贷交易[N];证券时报;2006年
5 房山区法院 朱乐;网络借贷 高风险的金融游戏[N];北京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胡萍;网络借贷行业的担保困局[N];金融时报;2014年
7 王宗凯;走在钢丝上的网络借贷[N];国际商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俞家骅;高金价将吸引更多黄金借贷[N];中国黄金报;2006年
9 冯光华 孔燕;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新工具:债券借贷[N];金融时报;2006年
10 本版编辑包香明 高国华 方明 娜琳;关注:债券借贷“上线”[N];金融时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华;大数据在网络借贷风险控制上的应用[D];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
2 夏长久;我国民间网络借贷平台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3 孙晓s,
本文编号:846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84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