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回购操作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本文关键词:央行回购操作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摘要】:近期以来,在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央行回购操作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构建了央行回购操作影响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的理论模型,并重点以我国7天回购和28天回购数据为样本,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考察央行回购操作与市场回购利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实证模型结果显示: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央行回购操作利率都能够显著地引导相应期限市场回购利率的变动;而在引入央行回购利率、期限利差等变量的情况下,样本期内的央行回购净投放资金数量及其它一些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回购利率短期变动的影响并不显著。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证券公司;
【关键词】: 回购操作 货币市场 利率 误差修正模型
【基金】:山东省金融学“泰山学者”专项基金 山东高等学校“金融产业优化与区域发展管理协同创新”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F822.0;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银行间货币市场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短期资金配置和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调节流动性,有效控制基础货币平稳增长的重要平台。央行通过回购交易、中央银行票据发行等政策工具,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变动并进一步传递到中长期利率,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东;王红林;;利率双轨制与中国货币政策实施[J];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2 石柱鲜;孙皓;邓创;;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利率期限结构的关系:基于VAR-ATSM模型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8年03期
3 孔亮;;再贷款政策与银行间货币市场传导——基于中国货币市场的实证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张丽娟;关允;;中央银行的证券回购与货币政策——兼论我国中央银行债券回购操作的效果[J];世界经济情况;2007年05期
5 杨如彦;崔海亮;;货币政策的信号传导机制:国内银行间市场的证据[J];世界经济;2006年10期
6 徐寒飞;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与同业拆借利率的非对称动态传导机制[J];统计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前荣;;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政策建议[J];中国物价;2016年09期
2 张前荣;;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转型[J];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08期
3 邢学艳;茆训诚;;央行政策利率与同业市场利率传导关系实证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4 战明华;徐杰灵;王石磊;;金融摩擦、产权异质与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J];财贸经济;2016年07期
5 纪洋;谭语嫣;黄益平;;金融双轨制与利率市场化[J];经济研究;2016年06期
6 韩国文;吴雍瑾;邓颖婷;;我国国债供给与利率期限结构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6年10期
7 杜修立;董凯;;引入房地产价格因素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年08期
8 郑斌;王晓芳;王维华;;期限背离、信贷配给与利率工具效能[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6年02期
9 侯思茹;栾贵勤;;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改革与开放;2016年08期
10 易晓怡;张希为;;利率双轨制形成原因及其机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先明,熊鹏;我国利率政策调控的时滞效应研究——基于交叉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2 朱世武,陈健恒;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实证检验与期限风险溢价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3 袁东;交易所债券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波动性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2004年05期
4 徐寒飞;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与同业拆借利率的非对称动态传导机制[J];统计研究;2004年04期
5 王媛,管锡展,王勇;利率的期限结构与经济增长预期[J];系统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6 许健;利率自由化的约束及其实践[J];金融研究;2003年08期
7 彭玉梅;我国公开市场操作效率研究[J];济南金融;2003年07期
8 谢平,袁沁eT;我国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J];金融研究;2003年05期
9 唐齐鸣,高翔;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2年05期
10 吴恒煜,陈金贤;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新民;发展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设想[J];上海财税;2000年12期
2 程崇祯,张娟;我国货币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当代亚太;2001年01期
3 夏有华;中国需要货币市场基金[J];中国统计;2001年12期
4 李雅珍;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J];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王平;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国际借鉴与思路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1年03期
6 徐凤,尹霞,王丽莎;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疏导[J];经济工作导刊;2002年22期
7 齐晓安,赵春晓;入世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模式的转换[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09期
8 何德旭,毛文博;货币市场基金的制度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12期
9 ;货币市场发展要加快[J];武汉金融;2003年04期
10 李焰;我国发展货币市场基金的必要性和市场前景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权;;两岸三地利率联系及其对货币统一的含义——基于多变量协整检验的分析[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秦 炜;货币市场基金为啥受“捧”[N];证券日报;2005年
2 记者 江波;货币市场基金大有可为[N];中国证券报;2003年
3 邓海平;货币市场基金缘何爆发式增长[N];中国证券报;2004年
4 实习记者 余吉吉;收益虽降货币市场基金仍受青睐[N];中国证券报;2005年
5 本报实习生 史玉学;货币市场基金暗中含风险[N];经济日报;2004年
6 蒲明书 李晟;发挥证券公司作用 促进货币市场发展[N];金融时报;2000年
7 李洪斌;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N];金融时报;2003年
8 记者 刘国水;货币市场基金为何风光不再[N];金融时报;2005年
9 徐浩 杜雄飞 黄亚辉;货币市场基金初探[N];上海金融报;2003年
10 沈恭盈 杜飞磊 ;货币市场基金悄然崛起[N];浙江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煦;货币市场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2 喻鑫;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李海涛;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短期利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张丽娟;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丽琼;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袁新良;我国建立货币市场基金的探讨[D];四川大学;2004年
3 蔡海珠;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互动与连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郑利;中美货币市场基金比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5 程志发;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现状研究及前景预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顺;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绩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北清;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8 毛文博;论货币市场基金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谢燕华;论货币市场基金在我国的潜在需求和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周秒;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71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871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