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正规金融部门对农户的信贷歧视分析
本文关键词:农村正规金融部门对农户的信贷歧视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信贷对象排序 信贷半径 信贷配给 信贷排斥 信贷偏好
【摘要】:农村正规金融部门是农村金融体系框架下支农、扶农主导力量。然而"三农"天然硬伤客观上促使其"避"农民而"就"与农村、农业相关的企业和政府。通过对由信贷对象和影响因子构成矩阵的分析,得出农村正规金融部门信贷对象偏好排序图谱和信贷对象半径理论。综合其对农户福利的挤出效应、信贷结构异化效应和农村金融市场寻租效应的消极影响,提出政府应在顶层设计上切断信贷对象排序的逻辑基础,并从技术、价值和制度维度提出改进对策。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信贷对象排序 信贷半径 信贷配给 信贷排斥 信贷偏好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57) 吉林大学创新团队项目
【分类号】:F832.35;F832.43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30年多来,农村正规金融部门在缓解农村资金瓶颈、增加农村资金存量、盘活农村市场、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资本要素禀赋的“活水”作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农村金融部门要“优先满足农户信贷需求,加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然而在肯定农村金融部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谭露;;基于供给偏好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2 官兵;;企业家视野下的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J];金融研究;2005年10期
3 张龙耀;江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非价格信贷配给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4 王峰虎;谢小平;;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财政对策[J];理论学刊;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晓丽;;基于金融排斥现象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反思[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2 吕罡;王静;周宗放;李丽;;基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涉农经济组织和农户信用提升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韩丽娟;;供求视角和内生金融与农村金融改革[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4 张建军;许承明;;资本流动、信贷配给与产业信贷政策匹配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5 叶慧敏;李明贤;;农户融资约束问题研究进展及展望[J];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03期
6 田霏;金启昊;张欢;;通渭县农村小额信贷情况调查[J];甘肃金融;2014年03期
7 张伟楠;;中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2014年09期
8 陈英兆;;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对保定市唐县汇泽村镇银行的个案分析[J];河北金融;2012年06期
9 王晓卉;;基层央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现状与对策[J];河北金融;2012年06期
10 张强;章澜;;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法律与经济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晔;俞哲;;正规金融或非正规金融:中小企业融资偏好的实证调查[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言林;金融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融资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易小兰;农户贷款利率改革的福利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卢文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宋汉光;农业信贷效率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胡士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于丽红;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7 王春宇;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年
8 车丽华;我国非正规金融规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吴超;我国金融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稳定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10 田昆;地方政府投资选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莉芬;武汉城市圈金融排除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一真;小额贷款运行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姜太鑫;我国金融排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衣明卉;农户正规融资需求满足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郭传琨;湖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组织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戴思源;农村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及管理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7 朱央央;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8 杨楠;金融机构社区服务义务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9 陈飞翔;非正规金融的利率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王丽;非正规金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露;;基于供给偏好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2 徐滇庆;农村金融改革与民营银行[J];当代财经;2004年09期
3 田霖;;城乡统筹视角下的金融排斥[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7期
4 何德旭;饶明;;金融排斥性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金雪军;从温州看民间金融与主体金融的关系[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史晋川,叶敏;制度扭曲环境中的金融安排:温州案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1期
7 龚剑玲;高善生;;金融服务创新—关注金融排除人群[J];经济问题;2009年02期
8 张杰;中国体制外增长中的金融安排[J];经济学家;1999年02期
9 刘民权;徐忠;;农村信用社改革和政府的职能[J];经济学(季刊);2003年02期
10 李锐;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敏;信息甄别机制与金融深化——温州金融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睿;;关于非正规金融发展方向的思考[J];经济视角(下);2011年05期
2 任森春;;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J];铜陵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饶龙先;;简析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J];商业经济;2009年04期
4 纪淼;李宏瑾;;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南方金融;2007年08期
5 李明桥;于岚;;试论农村非正规金融完善农村金融的可行性[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年05期
6 陈心颖;王建文;;供给和需求双向视角下的农村正规金融改革探析——以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01期
7 陶红军;赵亮;;湖北省农村正规金融服务与农户收入关系的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仇冬芳;宁宣熙;;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信用风险的博弈分析及管理[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8期
9 文莉菲;;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财会研究;2008年21期
10 郭河彬;;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形成与化解[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宏瑾;高晓红;纪淼;;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汪霞;蒋远胜;;汶川地震灾后农户的信贷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四川5个重灾县的农户调查数据[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祁耀峰 马占贤;“兴乐互助社”成为雨润农民创业银行[N];西海农民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曲小刚;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双重目标兼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周科;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制度机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磊玲;陕西农村正规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魏晶雪;农村金融制度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李U,
本文编号:914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91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