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导向审计分析性程序和风险评估研究
【摘要】 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审计风险的日益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做出必要的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这是审计职业界和学术界都在探讨的问题。 在历史进程中,审计模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账项基础审计阶段、制度基础审计阶段、风险导向审计阶段。而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政治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迎合高度风险社会的产物,代表了现代审计发展的趋势。它强调审计战略,使用审计风险模型,并积极采用分析性程序。对审计风险评估是风险导向审计最重要的方法。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随着国内外审计失败事件的爆发,受到监管部门、审计执业界和学术界新的关注。中注协 2003 年研究课题之一就是风险导向审计;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专门建立了一个实验室来研究风险导向审计问题;而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也正在同世界银行合作开发风险导向审计的课题。 安然事件爆发后,许多新闻报道的资料显示,“五大”(安达信倒闭后,变为“四大”)的审计质量令人担忧。20 世纪 80 年代末国际商业信贷银行倒闭案,迫使普华在几年前支付 1 亿多美元的赔偿,才与蒙受巨额损失的投资者达成庭外和解;90 年代加州奥然治县破产案、巴林银行理森舞弊案也把毕马威、德勤、永道卷入了代价高昂的诉讼;近年发生的施乐公司、朗讯公司等案件,“五大”也都牵涉其中。人们在对“五大”的审计质量表示担忧的同时,也对被“五大”广泛采用的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提出了质疑。一种意见认为这些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和方法的失败,因此要求反思甚至停止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另一种意见认为,我国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出现的问题,是因为没有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以上这些意见都表明,我们对风险导向审计还缺乏全面的认识,风险导向审计目前仍处于发展完善之中。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已经在理论与实务中表现了它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了推动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地研究与学习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与方法。我国现行审计模式大多还是建立在制度基础审计之上,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上没普遍应用。这是否意味着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界的最佳选择呢?在实务中,应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具体运用风险导向审计?引入之后,审计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会计师事务所在民间审计中以其独立的地位和专业能力受到公众投资者的信赖,其出具的财务报告审计意见往往是公众选择投资对象的重要依据。然而近些年接连发生的绿大地事件、万福生科欺诈上市等事件使投资者不仅对对上市公司,甚至是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能力产生了怀疑。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2013 年 2 月 7 日,法院对绿大地欺诈发行股票案做出判决,原董事长被判处有期徒刑 10 年,另有多位涉及此案的高级管理人员被处以 6 年到 2 年 3 月不等有期徒刑及罚金。同年 3 月 14日,证监会又对绿大地欺诈上市涉及的中介机构及主管人员进行处罚。为绿大地出具审计报告的深圳鹏程会计师事务所被没收 60 万元的营业收入,并被处以与业务收入等额的罚款。而为万福生科进行 IPO 审计的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受到证监会更为严厉的处罚,罚没金额高达 414 万元,并撤销了事务所的证劵资格,这引起了业内的一片唏嘘。 目前为事务所广泛使用的审计方法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其雏形是为了应对本世纪初一系列的审计失败事件,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在关于《以战略系统观组织审计》的基础上提出的 BMP(Business Measurement Process)审计模式。该模式主张从企业的经营战略入手,将企业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企业的战略风险相结合,从而达到从源头分析和发现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随后,理论界开始联手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进行研究。
.......
1.2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
1.2.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首先笔者通过回顾大量中外关于现代风险审计模型运用现状的文献,在梳理了目前的研究成果上找出先前研究未涉及之处,作为本文的研究中心;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我国审计风险模型的运用状况;最后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有一定执业经验的注册会计师作为实验对象,检验了经营风险水平及其性质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检验了重大错报风险性质和水平对审计计划的影响。 本文拟从审计风险模型的运用状况出发,采用实验法,研究影响审计人员风险评估的主要因素和判断依据,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调查我国目前风险模型的运用情况 本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法,邀请具有审计实践经验的注册会计师作为被调查人员, 主要了解风险导向审计程序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效果、审计风险模型的实践作用以及现代导向审计模式对审计效果的影响。该调查主要了解注册会计师对上述内容的看法,而非用于验证实施效果。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审计风险模型的发展历史
审计风险模型作为重要的审计工具,其运用的效果和不足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研究经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重大错报风险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影响之前,对审计风险模型的发展历史、审计风险模型的实践作用方面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能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本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审计风险模型的发展历史;第二部分总结了审计风险模型在中外审计活动中的运用效果。 由详细审计进入抽样审计后,样本数量很难有一个明确的数量限定。注册会计师借由依靠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作为评估审计风险的重要依据也难以使公众信赖。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审计执业界提出了审计风险模型。1983 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在审计准则公告第 47 号中提到,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2]。该模型以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基础,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检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后续审计程序。 传统风险模型最大的弊端是简化了对固有风险的评估,过度依赖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导致注册会计师可能只重视对账户余额和交易层次风险的评估,忽视了客户所处的经济环境、行业状况、经营目标、战略和风险对报表的影响(陈毓圭,2004)[3]。
........
2.2 国外关于审计风险模型运用的研究
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首的审计执业界开始探寻新的审计风险评估方法。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逐渐成为主流趋势。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又可称之为经营风险审计(BRA)。对于经营风险审计,Bell, Marrs, Solomon, and Thomas (1997)认为经营风险审计的起点是社会公众逐渐意识到经营风险是影响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并且公众要求对企业内部关键业务流程有所了解[11]。Richard, Michael, Jamie (1999) 也通过实验法证明经营风险审计比传统审计风险方法更易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舞弊风险,并为审计计划和审计收费提供了自己的意见[12]。然而以上研究是基于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研究而言的,但其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范式。 本世纪初期的安然事件及其后续丑闻的发生,引发了公众对风险导向审计和注册会计师的不满。Healy & Palepu(2003)指出过去三十年中,审计界发生了急速发展和巨大的变化。审计市场管制的放松,使得会计师事务所更加商业化,更加向“钱”看[13]。此外,激烈的同业竞争要求注册会计师在不断削减的审计成本的同时有质量的完成审计工作本身就带给注册会计师很大的压力,再加上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以及金融工程项目等,注册会计师面临了更大的诉讼风险( Zeff, 2003)[14]。
........
第三章 理论分析...........10
3.1 审计风险模型 ..........10
3.2 经营风险评估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影响的理论分析 ............11
3.3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对进一步审计程序影响的理论分析 .............13
第四章 审计风险模型运用的问卷调查分析............16
4.1 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 ..........16
4.2 调查数据分析 .........17
第五章 实验设计...........27
5.1 经营风险评估结果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实验设计 ...........27
5.2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对审计资源投入数量影响的实验设计 ............30
第六章 实验结果..........34
第六章 实验结果
6.1 经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
本章主要通过对实验 1 和实验 2 的结果分析,检验风险评估程序中经营风险评估结果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以及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对后续审计资源投入的影响。根据收回的实验数据,本文采用 SPSS16.0 进行分析。 根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对风险评估程序的要求,假设 1 预测,审计人员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会考虑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的评估水平。经营风险评估水平越高,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也越高。同时,根据该理论假设 2 预测,不同来源的经营风险会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来自关键业务流程的经营风险比战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更显著。 实验 1 采用双因子设计,需要考虑因子不同水平之间的交互效应,因此本文采用了协方差分析法。协方差分析区别于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特点是考虑了控制变量之间的互相影响的关系,在本实验中则是考虑了经营风险(BR)高低和性质的交互影响是否会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产生影响,这是协方差分析的一个目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弄明白在控制因素之外其他变量对观测变量的影响。本实验中的协变量是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初始判断值,目的是将注册会计师的判断起点维持在同一水平,剔除其对后续判断值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审计风险模型作为重要的审计工具贯穿整个审计实施阶段,风险评估程序要求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审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依赖于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因此这就给本文的实验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同时,审计风险模型中各风险因素的正确评估不仅影响审计效率,更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审计意见的保证程度。因此审计风险模型的有效运用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 本文研究包括问卷调查部分和实验研究部分,均是以我国注册会计师为调查对象,了解审计风险模型在审计过程中的实际运用情况,检验我国注册会计师是否按照经营风险审计框架的要求执业,经营风险的评估结果是否会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以及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是否会影响后续审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经营风险评估结果会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大部分注册会计师都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尤其是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和内部控制,在此基础上分析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但是注册会计师往往只重视经营风险的高低水平而忽视了经营风险到底是来自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战略还是关键业务流程,这可能是由于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方面的认识不足造成的。
........
参考文献:
[1] 陈毓圭. 以审计风险准则为重点 进一步完善中国独立审计准则[J]. 财务与会计. 2004(11)
[2] 贺花. 关注舞弊的风险导向审计项目的管理[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4(05)
[3] 谢荣,吴建友.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J]. 会计研究. 2004(04)
[4] 陈毓圭. 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J]. 会计研究. 2004(02)
[5] 刘实,许宁. 制度导向与账表导向、风险导向审计的区别[J]. 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2003(09)
[6] 曾萌. 我国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财会月刊. 2003(15)
[7] 孙一秀. 审计失败因素及案例分析[J]. 中国审计. 2002(05)
[8] 王广明,沈辉. 试论供给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J]. 会计研究. 2001(12)
[9] 李永红. 中国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的现实思考[J]. 理论导刊. 2000(09)
本文编号:12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2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