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基于COSO框架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J分行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9 11:40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担负着和一般工商企业一样存在的经营风险,还面临着金融业所独特存在的金融风险。怎样在动荡变幻的经济环境中谋求稳定寻求发展,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核心组成,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和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中其作用是不容替代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邮政集团根据中国金融发展建立的自制商业银行组织,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有序发展,总结出了颇多的风险管理经验,其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已初具规模。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作为国有企业,一些固化的思维模式和经营理念积弊已久,直接导致了内部控制体系运营效率得不到提高。主要表现在: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组织结构设计缺乏科学性,人力资源管理不系统,员工内部控制意识较弱;在控制活动方面,存在内部组织结构不合理,责任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在信息和通信方面,分支机构之间无法有效地传播信息,上下级之间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信息传播问题;在监督评估和纠正错报的方面,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其权威性有待考量,审计方法有待更新。因此,本文的写作以COSO框架为建构基础,重点研究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重点关注内部控制...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COSO框架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J分行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


COSO框架模型

年龄分布,年龄分布


而众所周知的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一个国有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都存在一些慵懒懈怠的影子。比方说,J 分行的管理高层是由相关单位直接任命,而非通过公开招募选拔的方式,这造成了除能力不足,无法带动整个分行发展,还直接滋生了腐败问题。日常的业务工作都是在行政权力的影响下开展,从业人员积极性不足,干劲不大。另外,基层的部门设计也不趋于合理,仍然存在部门间管理职责划分重复或空白,界限模糊的情况。三、人力资源效能不高第一,员工结构存在很突出的缺陷,年龄等级划分不科学,年轻人很少。2008年到现在,J 分行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屈指可数,与其他新生的商业银行相比差距十分明显。邮政银行 J 分行超过 50%的从业人员步入中年,新生劳动力严重不足,且这样的问题并不单单在 J 分行出现,虽程度轻重稍有差别,但邮储银行全行业都是这样的情况。

分布情况,学历,分布情况


图 3.2 学历分布情况图第三,员工培训内容的覆盖范围十分有限。人力资源部门仅仅是围绕核心业务能力对员工展开培训,忽视了对员工自身价值的提升,不注重培养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能力,或是有针对的培养一些中层管理人员,很多基层员工未被纳入培训范围,其获取业务能力的要求无法满足,重复机械化的简单业务工作,难免阻碍员工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影响整个银行的有序运营。同样,员工评估缺乏自主权。在邮政储蓄银行 J 分行进行员工考核的过程中,不同岗位没有一个统一科学的评估标准,指标设计也缺乏依据。四、人员防控风险水平无法胜任近十年来,中国的很多商业银行都经历的大规模股份制改革的洗礼,各分支结构的人员臃肿冗余问题也得到了缓解。但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业务线几乎没有集成整合,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有越来越多的差异化、个性化、多样性需求,如果产品类型、营销模式、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及防范机制分析[J]. 都夏.  现代商贸工业. 2019(11)
[2]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探讨[J]. 曹喜山.  经贸实践. 2018(24)
[3]商业银行内控风险管理技术及方法应用分析[J]. 朱长有.  商场现代化. 2018(19)
[4]加强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途径[J]. 刘平华.  当代经济. 2014(21)
[5]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J]. 李丹.  商场现代化. 2014(19)
[6]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分析及建议[J]. 柳春皓.  商. 2013(23)
[7]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J]. 张冬洁,陆伟达.  商业会计. 2013(13)
[8]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J]. 朱青.  商业会计. 2013(12)
[9]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J]. 李芳.  对外经贸. 2013(05)
[10]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 李惠英.  会计之友. 2013(09)



本文编号:3006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3006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b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