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ZY油田财务共享中心BSC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8 07:33
  为了促进企业集团的战略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必须在管理制度上寻求改革,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实施科学管理、快速发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进入快速通道,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新形势、新环境下企业集团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绩效评价系统,对企业内部每个部门、每个层级和每个员工的绩效执行情况进行有效准确的评价,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管理需求。在此背景下,为保持和提高自身的行业竞争优势,抢占业务扩张至高点,实现企业集团的战略发展目标和价值最大化,探索较为科学、完善、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相关理论基础做依据,对ZY油田财务共享中心现行的绩效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剖析,找出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运用BSC绩效评价的必要性。重点是财务共享中心BSC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通过对财务共享中心战略目标的分析,设计出战略地图,针对绩效评价四个维度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加以分析,设计出财务共享中心BSC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的推行,必须做好前期准备、运行、改进阶段以及具体实施的配套措施。本论文提出了ZY油田财务共享中心实施BS... 

【文章来源】: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绩效评价与平衡计分卡理论
    2.1 绩效评价
        2.1.1 绩效评价的涵义
        2.1.2 现代绩效管理常用方法
        2.1.3 绩效评价的作用
    2.2 平衡计分卡
        2.2.1 平衡计分卡思想
        2.2.2 平衡计分卡的框架内容
        2.2.3 平衡计分卡的作用
第三章 ZY油田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3.1 ZY油田财务共享中心
        3.1.1 财务共享中心战略定位与愿景
        3.1.2 财务共享中心组织结构及业务
        3.1.3 财务共享中心信息支持系统
    3.2 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的步骤
    3.3 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调查
    3.4 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3.4.1 绩效评价目标与战略目标缺少契合度
        3.4.2 绩效评价结构不适应环境
        3.4.3 绩效管理缺少科学性
    3.5 财务共享中心BSC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3.5.1 BSC绩效评价有助于促进企业战略管理的实现
        3.5.2 BSC绩效评价有助于强化管理结构优化
        3.5.3 BSC绩效评价有助于推动系统绩效评价优化
第四章 ZY油田财务共享中心BSC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4.1 构建思路及原则
        4.1.1 构建思路
        4.1.2 构建原则
    4.2 财务共享中心战略地图
        4.2.1 发展前景及使命
        4.2.2 战略目标
        4.2.3 绘制战略地图
    4.3 财务共享中心BSC绩效评价指标设定
        4.3.1 战略目标分解
        4.3.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分层构建
    4.4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1 建立绩效层次结构模型
        4.4.2 各维度指标权重计算
    4.5 中心BSC绩效评价与部门和个人BSC绩效评价的对接
        4.5.1 中心BSC绩效评价与部门BSC绩效评价的对接
        4.5.2 部门BSC绩效评价与个人BSC绩效评价的对接
第五章 ZY油田财务共享中心BSC绩效评价实施与保障
    5.1 BSC绩效评价的实施
        5.1.1 前期调查工作
        5.1.2 发起实施建议
        5.1.3 组建实施机构
        5.1.4 绩效考核与反馈
        5.1.5 评价调整与改进
    5.2 BSC绩效评价体系的支持保障
        5.2.1 BSC绩效评价体系的支持措施
        5.2.2 BSC绩效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基本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462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3462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c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