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微型桩托换加固作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13:25

  本文关键词:微型桩托换加固作用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型桩 托换加固 新增承台 加固荷载分配 变形协调


【摘要】:采用微型桩托换技术对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减小其沉降,形成新的微型桩组合托换结构。文章基于变形控制的原理,提出了托换加固荷载分配的变形协调和简化计算方法,建立了托换构件强度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将微型桩等效为柱、植筋等效为桩,把桩对新增承台的冲切等效为柱对承台的冲切,揭示其上部新增荷载、既有基础、微型桩和新增承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同时工程实例的沉降观测数据表明该计算模型是安全、经济、可行的。
【作者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微型桩 托换加固 新增承台 加固荷载分配 变形协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28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2EEM016) 山东建筑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XNBS1206)
【分类号】:TU473.1
【正文快照】: 0引言作为一种加固手段的微型桩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意大利,后因其具有所需施工机具小,操作方便、对土层适应性强、施工振动噪音小等特点而广泛应用在工程加固中[1-2]。不同的学者和工程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微型桩的各种力学特点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微型桩的抗压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醒华,付兆明,伍锦湛;锚杆静压桩在建筑物基础加固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04年12期

2 陈启辉;宋金平;江宗宝;郭道通;;微型桩与部分预应力复合土钉变形因素分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孙剑平,徐向东,张鑫;微型桩竖向承载力的估算[J];施工技术;1999年09期

4 吕凡任,陈仁朋,陈云敏,应建国;软土地基上微型桩抗压和抗拔特性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5 王年香,章为民;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动态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6 魏焕卫;李岩;孙剑平;邵广彪;;微型桩在某储煤仓基础加固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焕卫;贾强;孙剑平;祝健;;既有建筑物基础加固荷载计算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2 刘晶波;刘祥庆;王宗纲;;离心机振动台试验叠环式模型箱边界效应[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3 刘晶波;刘祥庆;杜修力;;地下结构抗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的发展展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6期

4 苏荣臻;郑卫锋;鲁先龙;程永锋;;软土地区杆塔基础微型桩抗拔特性试验研究[J];电力建设;2008年12期

5 苏荣臻;鲁先龙;陈培;;微型桩灌注细石混凝土成桩法及其上拔试验[J];电力建设;2010年06期

6 屈勇;;输电线路微型桩基础承载性能的数值模拟[J];电力建设;2011年02期

7 陆世海;卢彦平;詹清华;屈勇;;灌注细石混凝土微型桩水平承载力试验研究[J];电力建设;2011年05期

8 苏荣臻;郑卫锋;;青海地区微型桩杆塔基础应用分析及关键技术[J];电力建设;2011年12期

9 郑卫锋;苏荣臻;鲁先龙;程永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微型桩原型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苏荣臻;童瑞铭;杨文智;;灌注细石混凝土微型桩基础上拔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醒华;刘晓球;廖井圣;徐情根;罗金平;伍志军;戴卫东;;取土引孔在静力压桩工程中的应用[A];预制混凝土桩——中国硅酸盐学会钢筋混凝土制品专业委员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桩委员会2007-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年香;章为民;顾行文;;长河坝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3 刘晶波;刘祥庆;王宗纲;赵冬冬;;土-结构系统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相似关系设计[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晶波;刘祥庆;王宗纲;赵冬冬;;砂土地基-地下结构系统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汪明武;李丽;韩金平;;液化场地微型斜桩抗震性状有效应力分析[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贵;刘汉龙;王年香;;土石坝动力离心模型试验颗粒流数值模拟[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立;抗拔桩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李荣建;土坡中抗滑桩抗震加固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3 孔纲强;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孙超;地铁地下结构抗震性能及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5 王丽;竖向荷载下轻微倾斜桩及倾斜荷载下竖直桩工作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罗耀武;大面积深开挖对抗拔桩承载性状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周扬;汶川地震紫坪铺面板堆石坝震害分析及面板抗震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程嵩;土石坝地震动输入机制与变形规律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9 王永志;大型动力离心机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10 刘振平;土石坝地震应变分析与坝料动力参数反演[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宏剑;预应力管桩抗拔承载性状研究和应用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杨文智;微型桩水平承载性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王一建;劲性微型桩抗拔性能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4 李俊;基于Matlab不同影响因素下复合土钉支护的沉降变形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5 邹立垒;超载作用下微型群桩与边坡相互作用机理的数值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6 卞锋;高土石坝地震动力响应特征弹塑性有限元分析[D];清华大学;2010年

7 李正;现浇刚性芯复合桩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河北大学;2006年

8 魏祥;扩底抗拔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张晓江;微桩工作性状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铁道学院;2006年

10 陈昌露;砖混房屋维修加固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D];天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焕卫;贾强;孙剑平;祝健;;既有建筑物基础加固荷载计算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2 陈启辉;张鑫;孙剑平;郭秋英;;控制邻近建筑物变形的复合土钉支护技术设计和施工[J];工业建筑;2008年05期

3 鲁祖统,张为民,章绍良,王厚哲;软土地区建筑锚杆静压桩加固、纠偏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1年10期

4 陈启辉;张鑫;孙剑平;郭秋英;祝健;;饱和粉土基坑工程复合土钉技术应用研究[J];建筑结构;2007年11期

5 何颐华,金宝森,韩义夫,王秀珍,雷光木;高层建筑箱基下满堂摩擦群桩荷载分配的试验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1991年04期

6 许贤敏;;微型桩在建筑物改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1991年03期

7 肖顺庆;小口径加压灌注桩的试验与应用[J];建筑技术;1997年05期

8 孙剑平,徐向东,张鑫;微型桩竖向承载力的估算[J];施工技术;1999年09期

9 章为民,赖忠中,徐光明;电液式土工离心机振动台的研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10 洪毓康,陈强华;钻孔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性能[J];岩土工程学报;198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雷;;建筑物改造中微型桩基础替换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1年22期

2 吴璋;何坤;王增琪;田华光;;微型桩的被动锚固作用机理[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2年06期

3 杜滨;杨政荣;胡军伟;;抗滑微型桩的设计计算方法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05期

4 郑瑜;;国外微型桩发展概况[J];港口工程;1990年05期

5 刘鸿;周德培;张益峰;;微型桩组合结构模型抗滑机制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12期

6 韩晓雷;张冬冬;魏磊;;注浆微型桩受弯能力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J];路基工程;2014年01期

7 沈龙运;余云燕;;独立微型桩加固边坡的内力计算[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周德培;王唤龙;孙宏伟;;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及其设计理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7期

9 王少杰;刘福胜;段绪胜;马文明;;抗弯功能微型桩试验研究与应用[J];建筑科学;2009年11期

10 范海红;;微型桩的构造与施工工艺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光文;;微型桩处理滑坡的设计方法[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2 赵斌;刘国辉;;微型桩若干问题的探讨[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户巧梅;龚雯;张会明;;空间刚架微型桩体系加固边坡的内力初步探讨[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白;刘小丽;黄敏;;微型桩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与思考[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孙书伟;朱本珍;马惠民;;框架微型桩结构抗滑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孙剑平;陈启辉;尹燕池;田文宝;;微型桩在建筑物室内增层改造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7 陈仁朋;龚健;陈云敏;吕凡任;应建国;程光明;;软土地基中微型桩原型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8 王唤龙;周德培;肖维民;;微型桩组合结构合理单元间距的探讨[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许珂;;微型桩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10 肖国平;李金霞;孙文涛;刁鲁明;王静娣;;微型桩在高炉改造地基托换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津邋陈利;±8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微型桩基础试验进展顺利[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唤龙;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受力机理与防腐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树丰;汶川地震滑坡微型桩防治工程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孙书伟;微型桩结构加固边坡受力机制和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廷雷;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程序化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张益锋;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受力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杨静;微型桩加固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及抗震计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王栋;微型桩抗滑结构地震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李灿旭;微型桩受力机理及应用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6 鲜飞;微型桩组合结构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梁炯;滑坡灾害防治技术微型桩群桩物理模拟试验[D];长安大学;2010年

8 龚健;软土地基中杆塔微型桩基础的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何益;考虑桩体塑性变形的微型桩—边坡体系稳定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许越;堆积层膨胀土滑坡微型桩支护技术优化设计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53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53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b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