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数字城市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佛山市数字城市建设研究
【摘要】:数字城市是当前城市建设关注的焦点,是城市发展的更高级状态。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在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内生动力;是城市信息化进程的具体体现,是经济协调发展的联系动力。截止2012年全国已有270多个地级城市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其中125个城市投入使用。“十二五”期间我国全部地级市将建成数字城市低碳经济网。 佛山市作为珠三角经济圈中的城市,是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佛山市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信息化对未来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力,不失时机的提出了建设数字城市的战略决策。2006年佛山市被国家测绘局遴选为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开展数字城市地理框架建设项目。通过采取“边使用,边建设”的原则,经过6年多的探索实践,佛山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建设之路。但当中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发展瓶颈,如各部门各自封闭开发,数据和系统标准不统一,基础信息不能共享且缺乏完整性,受财力限制,项目建设水平不高,进度缓慢等。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从数字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入手,以佛山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佛山现阶段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现状和需求,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关键信息系统和保障制度等。围绕佛山市建设数字城市的需求和实际,给出了佛山市数字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并对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技术分析,然后运用数字城市建设有关理论,总结出适合佛山市特点的数字城市建设策略。
【关键词】: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管理 地理空间框架 佛山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99.2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一、绪论7-10
- (一) 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与研究背景7-8
- (二) 研究思路和内容8-10
- 二、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10-14
- (一) 基本概念10-12
- (二) 理论基础12-14
- 三、佛山市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分析14-24
- (一) 现有基础设施及需求分析14-16
- (二) 已建关键信息系统及需求分析16-19
- (三) 已有相关制度及需求分析19-24
- 四、佛山市数字城市基本架构设计24-36
- (一) 佛山市数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24-30
- (二) 佛山市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设计与搭建30-32
- (三) 应用体系的建立32-36
- 五、佛山市数字城市关键问题的研究36-47
- (一) 佛山市地理空间框架36-38
- (二) 信息的整合和共享38-42
- (三) 核心应用系统42-47
- 六、佛山市数字城市建设策略47-52
- (一) 因地制宜,注意与佛山当地实际相结合47
- (二) 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发挥公共平台资源共享的重要作用47-48
- (三) 以政策为推动,以法规作保障,创造佛山数字城市建设有利条件48
- (四) 加快标准建设,加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48-49
- (五) 实施人才战略,加强科技领域人才队伍建设49
- (六)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建立数字城市资本支持体系49-50
- (七) 建立数字城市绩效评估体系50
- (八) 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降低公共信息资源的使用门槛50
- (九) 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50-52
- 第七章 结束语52-53
- 参考文献53-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华意,龚健雅,李德仁;缓冲曲线和边约束三角网辅助的缓冲区生成算法[J];测绘学报;1999年04期
2 崔学锋 ,畅开狮;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在数字城市中的地位[J];城市勘测;2001年03期
3 吴开松;论数字城市政府管理理论创新[J];城市问题;2002年01期
4 王军;邓开艳;戴建祥;;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框架平台建设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年01期
5 朱兴荣;王建新;;数字校园统一安全接入平台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18期
6 郭丹;李利军;曹伟明;喻红艳;;数字城市保障体系现状与建设研究——以佛山市为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7 王映辉,周明全,耿国华;基于元数据的“数字城市”数据组织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3期
8 钱大君;吴健平;余柏蒗;张冲;;上海市资源与环境数据共享平台的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8年10期
9 王欣,郑贵州;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与实现方法[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2年08期
10 李平;史天运;裴坤寿;;铁路信息共享平台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铁路;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绵康;“数字城市”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能舜;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公共服务平台的研建[D];中南大学;2011年
2 任志儒;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54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554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