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4:38
本文关键词:企业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效应研究
【摘要】: 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人在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的各种潜力不断被挖掘出来,从而促进这一发展不断加速。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各种组织中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学者们对非正式群体的研究也更加重视。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非正式群体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是从管理学以及组织行为学角度分析非正式群体的构成、形态、成因及功能等方面,缺少将经济学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引入企业组织中对非正式群体的效应进行研究。 非正式群体普遍客观存在于企业组织中,然而在过去,非正式群体往往被忽视,其结果是企业组织目标受到影响,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员工积极性受到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因素促使非正式群体大量产生,并带有明显的社会转型期特征,因此,借鉴西方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研究组织中非正式群体效应,并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群体目标一致就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本文在已有相关非正式群体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群体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两种组织具有互补性的观点,并加以分析,认为两种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约束,相互促进,并在相互作用中追求各自目标;认为两种组织是互补的,能够达到激励约束相容,从而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认为只有从这一层面上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群体,才能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它们之间的良好互动,才能更好追求各自目标,实现激励约束相容。同时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有关利益集团分析的视角,深入地分析了企业组织中非正式群体对组织成员以及组织的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正式组织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以实现激励约束相容,最后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非正式群体的效应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 利益集团理论 互补 效应 引导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C93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言12-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3
- 1.1.1 选题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7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3-15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5-17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7-19
- 第二章 非正式群体及利益集团理论概述19-26
- 2.1 非正式群体理论19-24
- 2.1.1 非正式群体的概念19-20
- 2.1.2 非正式群体的分类20-21
- 2.1.3 非正式群体的成因21-23
- 2.1.4 非正式群体的特性23-24
- 2.2 新制度经济学利益集团理论24-26
- 第三章 利益集团视角下企业非正式群体的效应分析26-39
- 3.1 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组织关系的互补性分析26-29
- 3.1.1 目标互补26-27
- 3.1.2 结构互补27
- 3.1.3 运作机理互补27-28
- 3.1.4 管理过程互补28
- 3.1.5 小结28-29
- 3.2 非正式群体效应的作用形式29
- 3.2.1 协作意愿29
- 3.2.2 组织目标29
- 3.2.3 信息沟通29
- 3.3 非正式群体对其成员的效应29-31
- 3.3.1 成员信息的共享30
- 3.3.2 成员需求的满足30
- 3.3.3 成员独立性的丧失30-31
- 3.3.4 成员角色冲突的产生31
- 3.3.5 “搭便车”使得部分群体成员不作为31
- 3.4 非正式群体对组织内其他成员的效应31-32
- 3.4.1 信息不对称31-32
- 3.4.2 地位不公平32
- 3.4.3 竞争力量不均衡32
- 3.5 利益集团理论视角下非正式群体对组织的效应分析32-36
- 3.5.1 组织凝聚力效应分析32-33
- 3.5.2 组织弹性效应分析33-34
- 3.5.3 组织活力效应分析34
- 3.5.4 组织文化效应分析34-35
- 3.5.5 组织创新效应分析35
- 3.5.6 小结35-36
- 3.6 企业组织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36-39
- 3.6.1 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的效应36
- 3.6.2 正式制度建设方面的引导36-37
- 3.6.3 非正式制度及文化建设方面的引导37-39
- 第四章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非正式群体效应案例分析39-47
- 4.1 案例分析的意义和思路39
- 4.2 中国网通 B 公司概况39-42
- 4.2.1 中国网通B 公司背景39-41
- 4.2.2 典型事件41-42
- 4.3 中国网通 B 公司非正式群体效应的利益集团分析42-43
- 4.3.1 中国网通B 公司非正式群体成因分析42
- 4.3.2 中国网通B 公司非正式群体特点42-43
- 4.3.3 中国网通B 公司非正式群体组织效应的利益集团分析43
- 4.4 中国网通 B 公司非正式群体的引导43-47
- 4.4.1 正确认识中国网通 B 公司内的非正式群体44
- 4.4.2 中国网通B 公司正式制度建设44-45
- 4.4.3 中国网通B 公司非正式制度建设45-47
- 结论与展望47-49
- 1、研究的结论47
- 2. 本文创新之处47-48
- 3. 不足与展望48-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附录5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丽;;基于非正式组织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正式组织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胡宇飞;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范学平;S厂破产过程中群体性冲突管理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46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04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