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管理学研究中的多维构念模型分类与研究应用差异甄别

发布时间:2017-12-31 00:32

  本文关键词:管理学研究中的多维构念模型分类与研究应用差异甄别 出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多维构念模型 维度 分类标准 研究应用差异 聚合模型 组织公民行为 管理学研究 剖面模型 组织承诺 工作满意度 模型分类


【摘要】:随着管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多维构念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多维构念模型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按照多维构念及其维度的关联层次和关联形式重点讨论了多维构念的分类和分类标准,并以具体的研究实例验证了不同类型多维构念在研究应用和结论上的差异,以及构念层面和维度层面的研究结论差异。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of management study,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is applied more and more widely,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of conceptual model in multi-dimensional. According to the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and dimension correlation level and correlation form focuses on class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s, and case study specific valid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differences 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nclusion, the conclusion and construal level and dimension of differenc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员工工作绩效结构模型研究》(编号:07JC63004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真实型领导、下属主动行为和工作绩效》(编号:2008044002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实证能力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为例》(编号:2009JY13)
【分类号】:C93;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管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者在构念建构中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多维构念模型。在管理学研究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构念”或者“模型”、“构面”或者“维度”以及“变量”或者“指标”等术语。这些术语始终贯穿于我们的研究体系,并影响我们的研究结论。就构念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柯江林;孙健敏;石金涛;顾琴轩;;企业R&D团队之社会资本与团队效能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知识分享与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2 吕福新;顾姗姗;;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性分析——基于本土企业的视角和浙江企业的实证[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修文;;心理契约和心理所有权视角下企业员工工作安全感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王莉红;顾琴轩;褚田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跨层次模型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年05期

3 张新安;何惠;顾锋;;家长式领导行为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团队冲突管理方式的中介作用[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4 喻科;;人才隐性流失与治理的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5 张霞;王路;王林雪;;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绩效测评拓展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5期

6 周劲波;黄胜;;社会资本与知识创新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框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3期

7 杜旌;;绩效工资:一把双刃剑[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03期

8 曹科岩;陈国梁;;变革型领导、知识分享行为与团队绩效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1期

9 杨栩;黄亮华;;企业管理团队中集体离职危机及治理研究[J];求索;2008年09期

10 史江涛;宝贡敏;;组织内知识整合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程新生;罗艳梅;申拴亮;李海萍;;控制方式对控制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程新生;罗艳梅;程璐;申拴亮;;控制方式对控制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马硕;杨东涛;;社会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组织承诺的影响和中介作用[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凤岐;袁庆宏;杨斌;王健友;;心理所有权在中国情境下的验证与理论拓展[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亚丽;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朱吉庆;国际新创企业成长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汪轶;知识型团队中成员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效果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王海霞;团队互动过程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赵卓嘉;团队内部人际冲突、面子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尹波;组织文化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古家军;TBC背景下企业高管团队战略决策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文勤;知识团队自省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史江涛;员工关系、沟通对其知识共享与知识整合作用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庆江;企业社会资本对吸收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张冉群;团队公民行为对技术研发团队任务绩效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3 王路;高技术企业R&D团队绩效探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薛丽芳;国有企业员工心理所有权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王丹;私企员工工作心理所有权结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瑜,凌文辁;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研究的进展[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2 张小林,戚振江;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心理学动态;2001年04期

3 徐长江,时勘;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争议与思考[J];管理评论;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晓薇;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维维;组织文化类型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钱涛,彭建良;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对管理人员的启示[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吴荣先,富萍萍,杨永康,周健;建立文化敏感 加强有效竞争[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02期

3 曾永寿;论企业建设及其三个维度[J];广西商业经济;2000年06期

4 王华;吴含粉;梁艳;;组织公民行为理论与发展趋势研究[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21期

5 曹文秀;“知识──智力型”管理模式[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年02期

6 徐长江,时勘;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争议与思考[J];管理评论;2004年03期

7 韩国玲,梁作甲;全球化理念探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吴敏;论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软科学;2005年02期

9 武欣,吴志明;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启示[J];企业活力;2005年02期

10 武欣,吴志明,张德;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阳阳;佐斌;;中国人关系取向量表的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幼穗;吉楠;;主观幸福感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军;彭忆;;论企业与消费者的心理契约[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马超;凌文辁;;组织政治认知量表的构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成杰;;研究生满意度的现状调查以及提高对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任燕;;组织公民行为与员工晋升的关系研究[A];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7 罗芳;;应聘者印象管理策略与其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勇;王治国;;银行员工心理契约及其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郭晓薇;;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对组织公民行为的预测作用及调节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朱敬恩;;管理学研究中方法论选择的探讨[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赵印奖;六维度评价课堂效果[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沈瑞智;优化做事效益的维度[N];解放军报;2009年

3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魏杰 李东红;我国管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2008年

4 毛丰付(浙江工商大学博士);平实的管理学 简单的大智[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宋克勤、张梦霞;管理学研究要与时俱进[N];光明日报;2002年

6 肖知兴;作为专业的管理学[N];经济观察报;2006年

7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王鸿生;科技史研究的三个维度[N];光明日报;2009年

8 方锡球;人文关怀在文学中的维度与要义[N];光明日报;2000年

9 计算机世界实验室 周童;新的维度[N];计算机世界;2009年

10 桂林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高级经济师 王清荣;正确把握“文化立市”的五个维度[N];桂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晓薇;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杜旌;绩效考评对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皮永华;组织公正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报复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赖宝全;多维动态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陈先伟;土地利用数据库综合的结构化模型和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唐春勇;大五个性和工作态度对关联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郭文平;自由基本体聚合反应的三段聚合模型与丙烯酸盐聚合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1999年

8 肖翔;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吸引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9 盖乃诚;国有企事业单位气氛与员工行为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方针;用户信息技术接受的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晗;三段聚合模型在高转化自由基共聚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2 张艳秋;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结构初探[D];暨南大学;2003年

3 曹磊;组织公民行为的特点及其与个性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E-Service质量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丽艳;基于组织公民行为的售楼员绩效评估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王艳萍;大学非外语专业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地区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7 温玉萍;企业业绩评价之评价标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何双秋;媒介权力研究历史的反思、批判与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芳;基于元模型的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10 许维维;组织文化类型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57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357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e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