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困境的哲学分析
本文选题:价值观 + 沟通 ; 参考:《领导科学》2010年05期
【摘要】:正沟通困境是一个从未得到过圆满解决的问题,因此,它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沟通困境受到心理学、管理学、领导科学等众多学科的关注,本文试图以哲学层面的"他人"和"价值观"为视阈,对沟通困境进行新的诠释。
[Abstract]:It is a predicament of communication has never been a problem, therefore, it is an old problem, but also a new problem. The communication difficulties by psychology, management science, leadership science and so on many subject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Philosophy of "others" and "values" as the threshold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difficulties.
【作者单位】: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
【分类号】:C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树远;商业是沟通计划和市场的重要工具[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1期
2 杨彦奇;;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密封专业学组成立[J];机械;1980年03期
3 朱澄平;邓平;;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价值理论[J];经济研究;1980年07期
4 ;本刊承接广告业务[J];航空制造技术;1980年01期
5 ;工程机械用柴油机配套座谈会在上海召开[J];工程机械;1981年11期
6 张连保;张志祥;虞慕尧;;话珍珠[J];企业经济;1981年05期
7 杨俊颖;;丝绸絮话[J];企业经济;1981年11期
8 曾向文;何其荣;;竹艺[J];企业经济;1981年11期
9 ;上海市医疗器械工业公司经理部正式对外服务[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1981年03期
10 ;中国微电机公司积极开展业务活动[J];微电机;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乐爱国;;朱熹的科学价值观及现代意义[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罗祥麟;周士鉴;;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原则初探及土木工程师的行动[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邓梅;;盲人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方法[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4 石云龙;;现代人价值观的折射——试评怀特笔下人物形象斯坦·帕克[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5 袁贵仁;;论邓小平的价值观思想[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6 张全玉;;考核顾客满意程度,推进企业经营绩效[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杨皎;马宝国;;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公司,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价值的管理[A];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周年大会论文集[C];1999年
8 李亚;李习彬;;人—机决策系统模型及其在综合集成研讨厅中的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9 常玉霞;;“海外实业”的理念识别[A];公关与企业发展——名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10 王恒山;;工作特性与人的心理变化[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过仕宁;公开热点问题 沟通职工思想[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陈道华;“沟通从人开始”[N];安徽日报;2000年
3 王进;白公馆、渣滓洞烈士的价值观[N];北京日报;2000年
4 郭洪新 王君琦;如何看待生活方式世俗化倾向[N];北京日报;2000年
5 曹晴;浙江成立首家保险经侦联络室[N];中国保险报;2000年
6 记者 陈兰芹 特约记者 马振福;沟通信息 加强合作[N];中国测绘报;2000年
7 李晓西;《会计法》对财务软件的要求[N];中国财经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于寅虎;使信息增值[N];中国电子报;2000年
9 黄星瑞 本报记者 韩小红;山西:多方沟通 听取意见[N];中国妇女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刘小菁;沟通从心开始[N];中国妇女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鹏;结构性腐败论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大红;儒商伦理与现代中国企业家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田炳信;论美国妖魔化中国[D];暨南大学;2003年
7 孙振东;教育研究的主体性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济良;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秀梅;当代大众文化价值取向的现实透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房宏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矛盾辨析及调节[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李建国;张资平、叶灵凤性爱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贾启鸿;跨文化交际失误与外语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杨晓明;美国核心价值观与对外决策——兼析核心价值观与美国对华政策[D];外交学院;2000年
6 张颖;肯定性行动计划的悖论及其文化影响[D];外交学院;2000年
7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丁社教;生产力价值论[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9 周建民;论市场经济精神的合道德性[D];苏州大学;2001年
10 王玉生;经济发展的伦理审视[D];广西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33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73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