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合法化运动的历史、危机与前瞻
本文选题:管理学合法化运动 + 合法性危机 ; 参考:《管理学报》2011年10期
【摘要】:在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管理学院作为大学中的一个专业学院取得其合法性的同时,管理科学理论对于管理实践者的吸引力却越来越弱。主流管理学虽然获得"学科"的合法性,却丧失了"实践"的合法性。尽管管理科学研究的信奉者强调每一个具体研究问题中的证伪,然而,"管理现象的普适性"本身无法被证实或被证伪,因此将实证方法无限制推广是"不科学"的。管理学合法化运动对于"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辩护实际上是对一种"观念"的辩护,是对一种唯科学论的"意识形态"的辩护。管理学科学合法化运动在当代的逐步消解是必然的。多范式的对立、冲突与融合将取代"实证主义独大"的位置而成为未来管理学的主流思潮。
[Abstract]:While management as a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t colleges as a professional college in universities obtain their legitimacy, the theory of management science is becoming less and less attractive to management practitioners.Although mainstream management obtains the legitimacy of discipline, it loses the legitimacy of practice.Although the believer of management science studies emphasizes the falsification in every concrete research problem, however, the universality of management phenomenon cannot be proved or falsified by itself, so it is unscientific to generalize the empirical method without restriction.The justification of the legalization of management to "positivism research method" is in fact a defense of a kind of "idea" and a kind of science-only "ideology".The legalization movement of management science is inevitable in the contemporary times.The opposition, conflict and fusion of multiple paradigms will take the place of positivism and become the mainstream trend of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BGL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09YJC630180)
【分类号】:C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汪民安;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J];外国文学;2001年01期
3 张玉利;;管理学术界与企业界脱节的问题分析[J];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4 吕力;;“黑板管理学”的3个来源——操作主义视角下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分析[J];管理学报;2010年08期
5 刘文瑞;慈玉鹏;;经验学派比较管理研究的经典之作——评戴尔《伟大的组织者》[J];比较管理;2010年01期
6 吕力;;管理学如何才能“致用”——管理学技术化及其方法论[J];管理学报;2011年06期
7 谭劲松;;关于管理研究及其理论和方法的讨论[J];管理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8 吕力;;论管理学艺术化[J];商业经济;2010年23期
9 吕力;;德鲁克管理思想的认识论基础及其启示[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劲松;;关于中国管理学科定位的讨论[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2 谭劲松;;关于中国管理学科发展的讨论[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3 罗纪宁;创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之管见[J];管理学报;2005年01期
4 陈劲;2004年美国管理学会年会综述以及对我国管理学研究的启示[J];管理学报;2005年01期
5 王学秀;;“管理学在中国”研究:概念、问题与方向——第1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观点评述[J];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6 郭重庆;;中国管理学界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J];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7 张玉利;;管理学术界与企业界脱节的问题分析[J];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8 艾时钟;杜荣;CATHAL M. BRUGHA;;指示优先级的程式化管理科学研究方法——治理学术界与企业界脱节顽症的一种手段[J];管理学报;2009年04期
9 孙继伟;;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界定依据、深层原因及解决思路[J];管理学报;2009年09期
10 吕力;;管理学研究中的证实、证伪、还原与诠释[J];管理学报;200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丽静;;刍议经济学的几种研究方法[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年1—4期总目录[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路继业;杜两省;;经济学中实证研究、经验研究的联系与不同——基于科学哲学的分析[J];当代财经;2009年06期
4 杨跃之;;广告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述评[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韩弘;;国民经济发展对于民航运输需求的影响——基于国际与国内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7期
6 ;财经研究2009年总目录[J];财经研究;2009年12期
7 ;2009年《当代财经》总目录[J];当代财经;2009年12期
8 ;2008年《当代财经》总目录[J];当代财经;2008年12期
9 ;《财贸经济》2010年总目录[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10 张正堂;刘宁;;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关联性的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宁元元;商涛;张晓辉;;外企工人工作满意度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丁平;;入室盗窃犯罪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敏;马溪骏;程飞;;基于LS-SVM的电子政务评估模型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姚梅芳;李敏;;大学本科会计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基于国内两所大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素荣;张新民;;资本结构和所得税税负关系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徐建华;李超;;莫让规范化的实证研究在当今图书馆学研究中缺位——“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研究的启示[A];第五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辛金国;;基于硬控制和软控制基础上的内部控制模式演变规律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路鹏程;骆杲;王敏晨;付三军;;我国中部城乡青少年媒介素养比较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红安县两地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9 柳思维;黄毅;张国政;;农产品营销力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10 段云;王福胜;孙文璧;;单个大股东控制下的董事会结构模型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国杰;析实证研究的哲学逻辑[N];光明日报;2005年
2 杨东平;“厚报”的合法性危机[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魏德东;宗教实证研究的几种态度[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 刘中民;政治合法性危机是中东动荡的根源[N];东方早报;2011年
5 雷小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心灵体验:法律实证研究四个伦理原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黑田昌裕 日本东北公益文科大学校长;实证研究方面的国际合作愈益重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西方;戴尔的比较管理经验研究[N];中国企业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郭人旗;网络自制剧陷入合法性危机[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龙俊 汪微;金融产品效益评价办法实证研究[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10 李勇;资本市场实证研究热点[N];证券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革平;中国金融市场最优均衡理论与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4年
2 蒋东仁;论产业集群及其成长中的政府行为[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3 赫凤杰;公司资本结构战略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闫森;东盟五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崔渭;中国金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关系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谭小平;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7 王仁强;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潘慧;中国企业家心理与企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舜嘉;我国财险再保险供求与市场再造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王丁;研发人员培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浩然;河南省经济增长质量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2 冯兆莹;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修谦;非对称信息股利政策理论及其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4年
4 李继志;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刘红炎;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财务效应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6 王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7 郎福臣;重庆市普通公务员激励模式构建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罗利群;初级中学外语课堂一语使用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宾瑜;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问题及其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刘颖;基于电子信息行业生命周期的盈余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2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752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