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公文发展史的开山之作——论许同莘《公牍学史》

发布时间:2018-04-28 21:38

  本文选题:《公牍学史》 + 公牍学 ; 参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摘要】:《公牍学史》是民国时期一部很有价值的文书学论著。其价值体现为第一次明确提出"公牍学",将公牍作为不同于其他文体的一门学问来加以研究;第一次系统梳理了公牍发展的历史,此后公文史遂发展为一门学问;第一次从政事、学术、公牍、文章相沟通的高度去研究文书,注重作者的修养、文风的格调,将文书工作从刀笔俗吏操业谋生和以讲求程式为主的世俗陋见中解脱出来。
[Abstract]:The History of Public slips study is a valuable literary treatise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s value is embodied in the first explicit proposal of "the study of public slips", the study of public slips as a subject different from other literary styles, the first systematic combing of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lips, and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official documents into a branch of learning.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affairs, academic, public slips and articles to study the documents, pay attention to the author's self-cultivation and style of writing, and free the clerical work from the common customs, such as the operation of the Dao and the pen, and the routine.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C93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侯迎华;;魏晋公文理论述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蒲晓彬;;气势在文章活动中的美学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3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4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5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6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8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4 张劲松;;晴雯双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肖国栋;;论《野草》的悖论心理结构[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7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8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刘晴;;论人物纪念馆的人文精神[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3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映诚;公文精要今昔同——读许同莘《公牍学史·牍髓》[J];秘书之友;2001年09期

2 赵践;文书论稿[J];档案学研究;1999年02期

3 禹青;评《文件学论纲》[J];学海;2000年06期

4 史玉峤;公文语体特征探讨[J];档案学通讯;2003年02期

5 张煜明;公文作用辨[J];图书情报知识;1996年01期

6 梁淑辉;;论公文的辨洁、明核之美[J];华章;2010年29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淑辉;许同莘治牍理论及价值[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817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817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9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