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违约损失控制的商业银行多期资产组合动态优化模型
本文选题:贷款组合 + 下偏矩风险 ; 参考:《管理学报》2010年04期
【摘要】:将银行资产组合的单位收益所承担风险损失和风险价值作为银行各项资产组合收益最大化约束,运用逆向递推原理和非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基于违约损失控制的多期资产组合动态优化模型。运用逆向递推原理在考虑下一区段优化配置结果的前提下,控制本区段单位收益所承担的下偏矩风险。反映了不同区段的单位收益所承担的风险对贷款总体效果的相互影响,在考虑单个区间贷款最优的过程中,优化配给所有区段的贷款配给。用单位收益的风险损失下偏矩来控制违约风险损失,改变了流行研究用方差表述风险而导致的组合风险刻画不准的现象。
[Abstract]:Taking the risk loss and the risk value of the unit income of the bank portfolio as the constraints of maximizing the return of each portfolio of the bank, the reverse recursive principle and nonlinear programming method are used. A multi-period portfolio dynamic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default loss contro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reverse recursion principle and considering the result of optimal allocation of the next section, the lower moment risk of unit income in this section is controlled. It reflects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the risk of the unit income of different sections on the overall effect of the loan. In the process of considering the optimization of a single interval loan, the loan rationing of all sections is optimized. The loss of default risk is controlled by the lower moment of risk loss of unit return, which changes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combination risk is incorrectly described by variance in popular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大连银行;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471055)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40141026)
【分类号】:C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迟国泰,奚扬,姜大治,林建华;基于VaR约束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优化模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2 杨智元;动态的无风险资产组合[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3 许文;董贺超;迟国泰;;商业银行贷款组合动态优化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06年06期
4 常磊;;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6年05期
5 程连杰,秦成林;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随机规划模型[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6 郭战琴,周宗放;基于VaR约束的商业银行贷款组合多目标决策[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年02期
7 李仲飞,姚京;安全第一准则下的动态资产组合选择[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8 潘雪阳;多期行为资产组合模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瑞萍;随机漫步、效率市场与证券市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2 孙宏义,朱梅;混沌时间序列预测及在股票市场中的应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朱梅,王海燕;中国股票市场的非线性确定性预测[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安晓会;高岳林;;基于信用迁移的贷款组合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杨成义;王大鹏;刘澄;;基于R/S分析的中国股市分形结构的实证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牛淑珍,黄兴;股票市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系统[J];商业研究;2002年09期
7 贾芳琳;我国股价波动的原因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13期
8 戴志敏,干瀚羽;中国证券市场的分形现象研究[J];商业研究;2003年17期
9 杨小娟,王顺江;分形理论与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散[J];商业研究;2003年19期
10 卢方元;经济预测的混沌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马金龙;马非特;;复杂系统下金融市场非线性难题的求解[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张晨;李月环;;基于调整“已实现”波动率的沪深300指数高频数据波动性研究与预测[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李红权;马超群;邹琳;;中国证券市场的混沌动力学特征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晓兵;范英;;我国石油类股票资产最优配置的随机规划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应尚军;;沪深股市动力学特征及其与从众心理的关系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江波;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过程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解强;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大利;石油价格波动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童永强;基于资产负债表方法的行业金融风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邢勇;巴塞尔资本协议下的银行风险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朱磊;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能源投资建模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孙继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研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形成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吴灏文;基于高阶风险防范的银行资产负债组合优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明亮;基于经济控制论的基金投资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小东;基于VaR风险控制的组合效用最大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秋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评估与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刘硕;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的意义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小春;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方法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冰妮;基于RAROC技术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黄孟辉;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持续期的分形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马伟骅;我国创业板市场系统性风险状况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周南;房地产经济周期的微观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9 周晓刚;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风险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10 粟胤飞;QLS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量化投资方案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道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最优化管理方法研究[J];金融论坛;2001年01期
2 迟国泰,徐趁t$,李延喜;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资产分配模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迟国泰,奚扬,姜大治,林建华;基于VaR约束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优化模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杨智元;动态的无风险资产组合[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5 姜大治,迟国泰,林建华;基于有效边界的贷款组合优化决策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6 程连杰,秦成林;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随机规划模型[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7 郭战琴,周宗放;基于VaR约束的商业银行贷款组合多目标决策[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年02期
8 李仲飞,姚京;安全第一准则下的动态资产组合选择[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01期
9 潘雪阳;多期行为资产组合模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文;董贺超;迟国泰;;商业银行贷款组合动态优化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06年06期
2 夏亮;陈亮;;信用风险约束条件下银行最佳贷款组合确定模型[J];时代金融;2006年12期
3 高莹;黄小原;李意鸥;;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贷款组合鲁棒优化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马志卫;;基于风险偏好的银行贷款组合优化研究[J];管理评论;2006年12期
5 迟国泰;刘冬;赵志宏;;基于银行贷款组合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模型[J];管理评论;2007年02期
6 杨蕴石;王颖;吕科;赵亚伟;;贷款组合信用风险模拟的简化方法[J];计算机仿真;2008年05期
7 张颖;;新技术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金融;1998年02期
8 马志卫;刘应宗;;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贷款组合优化决策方法[J];管理科学;2006年03期
9 迟国泰;王际科;齐菲;;基于CVaR风险度量和VaR风险控制的贷款组合优化模型[J];预测;2009年02期
10 刘艳萍;王婷婷;迟国泰;;基于风险价值约束的贷款组合效用最大化优化模型[J];系统管理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敏;林则夫;;国内商业银行贷陕款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建立初探[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郭战琴;牟太勇;周宗放;;商业银行组合信贷风险决策方法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朱中云;;银行挤兑与存款保险的博弈分析[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4 朱红;沈萍;;试论高校金融贷款的风险规避[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蒋益民;;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几点思考[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林道荣;刘晓惠;刘达伟;;基于单一产品消费需求的企业生产资源配置的动态优化模型[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谢冀;张晓u&;;商业银行贷款组合的信用度量制研究和实证分析[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陈星;胡明华;张颖;;动态空域下的飞行流量自适应调配模型[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应望江;秦慈;缪愫生;曹华叶;黄霞;程红;黎沂鑫;曾鹏;缪佳易;马妙武;;CMOs模式在我国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10 任玉辉;张涛;柏庆岩;钱学明;张东平;王云川;;轧钢加热炉加热过程最优控制与智能系统的开发与应用[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4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农总行信贷管理部信贷风险评级管理处供稿;违约损失率的度量[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2 记者 温桂胜;“民生”推出贷款组合[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3 记者 魏梦杰;违约损失或挫伤业绩 东信和平复牌遭机构狂抛[N];上海证券报;2011年
4 王天翊;违约损失怎么赔[N];建筑时报;2003年
5 王新;“金融套餐”营造生活新时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6 赵俊;永亨08年少赚近四成后独自上路[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郭蕾;新兴市场业务助汇丰盈利升17.9%[N];证券时报;2008年
8 上海海事法院 朱杰;如何确定承运人延迟交货的违约损失?[N];国际商报;2008年
9 银河证券 张曦;兴业银行 中间业务收益快速增长[N];中国证券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石贝贝;同比降环比升 汇丰上半年税前赚50亿美元[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光忠;银行违约损失率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暮紫;我国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黄世平;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动态优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许文;商业银行贷款组合优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邱勇;多银行贷款池的分档与定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周行健;基于价值创造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王爽;电力系统非线性模型预测紧急电压控制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杜鹃;专利保护水平模型及相关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吕志华;基于宏观经济波动的CreditRisk+模型的重构及其在商业银行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1年
10 宋海鹰;PS转炉铜铳吹炼过程建模与优化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迟;信用风险管理中违约损失率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纪凯;银行违约风险的精算计量方法[D];天津大学;2006年
3 游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损失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姜大治;基于风险分析的贷款组合优化决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张瑞;我国违约损失率(LGD)相关问题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姜蓉;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贷款组合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7 徐鑫;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宋琳琳;基于违约相关性的住房抵押贷款额度配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曲蕾蕾;基于下偏度最小化贷款组合优化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樊必武;我国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析与保险设计[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34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03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