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化及其效能的心理学研究
本文选题:组织文化 + 组织气氛 ; 参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摘要】:在对组织文化与组织气氛及其关系的理论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对组织文化与组织效能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分别从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与组织气氛对组织效能的中介作用两个角度入手,结合组织文化与组织气氛的整合模型来说明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及组织效能的综合影响。优秀的组织文化不仅对组织成员具有约束力,而且导引、激励人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有助于提升组织效能。对于管理者而言,应首先从改善组织气氛着手,通过组织文化的创建与发展,带动整体组织效益的发展。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evant studies o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From two angles, th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n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Excellent organizational culture not only has binding force on organizational members, but also encourages people to form common values and behavior patterns, which is helpful to enhance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For managers, the first step is to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verall organizational benefits through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孝富;秦启文;谭小宏;;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工作绩效的关系分析[J];心理科学;2006年06期
2 王庆燕,石金涛;组织气氛与组织文化的研究脉络与异同[J];中国软科学;2005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成彦;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慧芳;提高组织承诺水平的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王生钰,李培凤;论高等学校管理的新视角——知识分子及其组织的本质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3 杨正宇,杜红;绩效管理实践之关键问题探析[J];商业研究;2003年07期
4 徐宏玲;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J];商业研究;2005年16期
5 颜澄;影响饭店选择餐饮外包经营的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7期
6 陈风强;;基于激励理论的人力资源稳定开发策略[J];商业研究;2005年22期
7 荣晓华;;辽宁民营科技企业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8 罗登远;浅谈学校的文化管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9 李志;胡静;;企业员工的非物质激励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张媛;夏颖;;组织变革——现代组织发展的推动力[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亚红;李蕊;;基于心理学的平面交叉路口拥堵问题解析[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琛;员工心理契约与持股计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陈民科;人力资源公文筐测验与效度验证:基于内隐评价策略的思路[D];浙江大学;2003年
3 李灵;电子商务项目的协同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刘景江;网络环境下制造企业组织创新的机理与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金杨华;人力资源胜任特征的情景评价与效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宋玉芳;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7 王朝军;开发我国大学生体育市场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柯年满;创业型企业愿景预览与人力资源效能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苹;人力资本权变激励策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余伟萍;基于能力组合模型的企业持续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德寿;现代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李再跃;高技术企业激励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3 施华淼;企业薪酬战略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谢金山;中小企业领导风格评价[D];浙江大学;2002年
5 陈小普;匡世之方 治国之术[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亚;组织公平感的结构及其与组织效果变量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军;科技人员激励规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8 罗小黔;国有发电企业内部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洪自强;人力资源面试选拔决策和效度验证:映象理论观点[D];浙江大学;2002年
10 张晓波;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盛华,李慧;专业人员价值取向的现状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2 冯明,刘幼昕;企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3 潘孝富,孙银莲;中学组织气氛量表的编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4 朱青松,陈维政;员工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契合衡量指标与契合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5期
5 张勉,张德;组织文化测量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闯;;IT企业的知识管理重点[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2期
2 王喜军;;领导是怎样炼成的?[J];当代经理人;2010年01期
3 张金水;贾增科;;基于熵的项目内部风险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2010年01期
4 李兴光;周海娟;王铁生;;构建学习型组织 推进企业教育改革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2期
5 林筠;李随成;;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关键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分析——基于企业智力资本影响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年01期
6 彭德嘉;;绩效考核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01期
7 尹乔;;组织动态绩效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J];价值工程;2010年02期
8 肖剑科;赵曙明;;基于情景分析的未来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01期
9 王男;历帅;;阳光式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的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5期
10 沈舒琪;;服务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的差异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瑞峰;段龙飞;;论大部门体制建设中的本土化探索——来自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经验[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永光;;强化基础知识 提高综合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吴国娟;;试析蔡元培大学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胡斌;曾庆群;;管理系统模拟方法的集成化[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甄珍;任俊正;付东普;;创新文化形成过程的探索性研究及理论构建——基于东方通科技公司的案例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乐国林;毛淑珍;;试析组织文化胜任力开发:隐性胜任特征的显性化[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罗东霞;时勘;;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整合协同的障碍及对策[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徐丹;;论领导者的非权力性领导力[A];湖南省领导科学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林立公;魏书胜;;中国共产党组织文化力的历史传统及其现实提升[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雷小生;刘淑春;;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对林业部门的借鉴[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科技支撑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首尔记者 顾金俊;三星电子:瞄准世界最大IT企业目标[N];经济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万玉凤;管理咨询业:勇于挑战者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贾楠;认清形势 坚定信念 锐意进取 扎实奋斗 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N];人民日报;2010年
4 海南大学经济学院 何国平 罗后清;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动力概述[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5 ;推进战略管理的良性循环[N];中国航空报;2010年
6 何飞祥 丁建勇 黄路路;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定点清除[N];首都建设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天阔;年后,你会跳槽吗?[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文波;修炼你的领导能力[N];中国航空报;2010年
9 撰文 杨秀娟 钱伟国;濮院:以“两新”建设引领“八大工程”[N];嘉兴日报;2010年
10 刘坚 叶东辉 孙蕾蓉;浅谈质检文化传播“六化”策略[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玮玮;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文化的适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尹波;组织文化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柳仲颖;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化演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顼志芬;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李智环;经济组织中的维吾尔族妇女[D];兰州大学;2009年
6 柳洲;高校跨学科科研组织成长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刘石兰;组织要素、组织能力视角下的顾客价值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陈军;企业组织绩效评估模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方阳春;高新企业薪酬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赖荣;转型期国企经营者职业化制度安排与人文支撑环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志娥;基于提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树利;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文化激励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杨圣杰;家族企业组织心理契约与组织承诺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彭佑华;中国铁通地市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梁爽;高校组织气氛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刘华成;组织价值观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罗仲星;基于所有制差异的组织文化、个人—组织匹配影响因素及其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张盛;转制体育院校组织文化更新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杜彩红;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建设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占则;赤峰市八个单位员工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02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10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