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德鲁克公共行政目标管理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6-12-16 15:15

  本文关键词:德鲁克公共行政目标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德鲁克独创了目标管理概念和目标管理体系,许多学者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研究。有关于研究德鲁克目标管理的著作已经达到几十本,相关的论文数十篇。很多学者对德鲁克目标管理体系在管理学中的应用、成效及对其评价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应当指出的是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都是侧重于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体系的某一个方面,鲜有学者进行做总体上的概括式的梳理。 丁煌教授在《西方行政学说史》一书中关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在公共行政当管理中的应用,他人为,目标管理可以说是一种参与式管理方法,能够使行政组织活动明确指向目标,加强工作计划、提供相对清楚的控制标准、更大限度的利用人力资源,、同时还能有利于加强上下级之间的交流。“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有效的内心激励”。

     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同样也适用于公共行政管理。李奇和姚孟帆在《德鲁克目标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一文中总结了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在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活动中应用的以基本原则和方法。1973年,德鲁克开始目光转向到研究目标管理理论在政府机硕士学位论文构的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应用问题,开始使用商业企业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来分析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活动,他认为要改变政府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政府机构和企业都应采取同一种管理方法,即目标管理。 “要是服务机构把工作做好,并不需要‘伟大的人物’,而需要的倒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的本质与一个企业机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乌家培在《论管理科学的发展》一文中谈到了上世纪70年代种管理科学学界出现了学派林立的情况,他倾向于将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学归于管理方式方法的研究之列,,他认为应该目标管理理论的发展看成是行为科学方法、管理科学方法、流程管理方法、信息和知识管理方法的演进。周菲和徐小估在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中注意到了管理者自身的责任伦理问题。

     她们分别在《德鲁克管理哲学思想述评》和《试评德鲁克管理哲学的伦理思想》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自己的论述。徐小估认为德鲁克对于管管理者的要求是一种责任的、伦理的要求。许围城、王效俐从德鲁克管理学理论中的创新这一重要思想入手,他们在《彼得·德鲁克创新能力研究》一文中运用框架式管理结构创新模型和卡特尔的人格因素评定模型来对德鲁克管理理论中创新能力的实施前提和创新思想的特点加以研究,阐述了德鲁克创新能力实施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他们还认为:德鲁克的创新能力与他个人的个性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陈荣平在《管理大师中的大师》一书中认为:德鲁克在1985年出版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并推进了管理理论的发展。他在总结德鲁克创新理论的目标和手段时得出了这样的一个公式:“创新+企业家精神一再创新机”,并且在创新的实践、企创新思想等方面对德鲁克进行了客观地评价。张隆高在《德鲁克论管理的新范式》一文中谈到了德鲁克创新性的提出了管理的新范式的概念并加以表述,他认为正是德鲁克对管德鲁克公共行政目标管理研究理新范式这一概念的提出推动了管理学的飞速发展,“作为人们的专的研究对象,社会的经济机构,管理与管理者正成为发达社会种普遍的、独特的、本质的器官”张隆高还在《德鲁克论21世纪管理的挑战一一变革领导者》一文中提出“创新是冲破旧体制、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的要求,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要求。

     总之,创新是时代对我们的必然要求。,而要实现这些要求,关键是加强创新管理,即把创新当做一项有系统的活动来抓,一门学科来研究,把作一个变革领导者列为各级领导,特别是企业领导的重要挑战。” 对于德鲁克对管理学的贡献,那国毅在《彼得·德鲁克的贡献》一文中认为:“多数有关管理的思想都是论述管理工作的,它们从内部来考察管理,对单个组织的问题分析的细致,但却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风险。但德鲁克往往从一个宽广的外部视角来考察管理,研究管理任务的范围及其各方面的必要条件,然后才转而讨论组织的工作和管理的技巧,并讨论高层管理、其任务、其结构及战略。在这样的思路下,德鲁克才能开风气之先,为管理学正名,大力推动了管理学的发展。”孙景华、杨吉等学者在《德鲁克:开启管理新时代》中高度肯定了德鲁克对管理学的贡献。他们认为“至上世纪50年代起,整个管理学界就进入了‘德鲁克的时代。我们当前所使用的如事业管理、有效管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分权授权等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全部都在德鲁克庞大的思想体系当中找到影子。

(责任编辑:论文代写)


  本文关键词:德鲁克公共行政目标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5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15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5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